冬日,山村寒意渐浓。一段琴声在清镇市卫城镇星光村悠悠响起。这琴声,源自星光小学教学点。在三年级的课后服务 " 小乐器 " 课堂上,孩子们的口风琴键盘上正绽放出一个个欢快的音符。
曾经的星光小学教学点,几乎没有音乐教学器具,孩子们对乐器的认识,更多停留在电视机的画面里。
变化是从星光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小麟来后发生的。2021 年 5 月,贵阳学院音乐学院刘小麟老师成为了星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了解星光村后,刘小麟决定为村里的教育带来一些改变:以 " 小乐器 " 课堂为切口,为乡村孩童打开 " 艺术的大门 "。
他主动到校了解老师、学生需求,到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师资 …… 不到两个月,26 个非洲鼓、30 套口风琴、30 支竖笛、1 架古筝运抵教学点。长期缺乏艺术教育的孩子们好奇地看着这些陌生的乐器,啧啧称奇。
星光小学教学点一共有三个年级,共 96 人,学生主要来自星光村及周边的莲花寺村、黎明村和兴明村 3 个村庄。作为卫城镇第一个推进 " 小乐器 " 进课堂的教学点,星光小学教学点的器乐教学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让农村孩子拥有了不一样的课堂。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点老师先从简单的红色童谣入手,成效显著。
《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 老师用音乐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个故事中,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争做社会栋梁。
" 未来还将开设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像小主持人、小记者、茶艺师课程等,组织学院师生定期到教学点开展器乐教学实训活动,创作星光村乡风文明歌曲,助力文化振兴。" 刘小麟说。
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