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分类投放知晓率达 100%,参与率达到 100%,分类准确率达到 90% 以上 ……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下达正向激励资金 500 万元,对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成效考核排名前五的示范片区,按每个片区 100 万元标准给予奖励,由其统筹用于垃圾分类相关工作。马尾区罗星街道名列其中。
建机制:强化责任抓落实
为确保垃圾分类落到实处,马尾区落实常态监督考评机制,建立完善日督导、周通报、月考评、季度报、年奖惩机制;建立严格的执法处罚机制,加强对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常态化、全覆盖执法,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扩大执法影响力和约束力;建立分类管理员月考评和举报奖励、分类企业处罚等正向激励机制,加强对全区分类企业的定期检查、考核,落实挂牌、罚款、退出制度,提高分类企业服务水平。
分类别:完善全链条建设
马尾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屋(亭)建设,不断完善全区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建设。目前,全区 4 个街镇、73 个社区(含村)、180 个小区,共建成分类屋(亭)309 座。
在农村,马尾区首创农村 " 公交到站,分类收集 " 的收运模式,采取 " 三定一撤(定时收集、定线收集、定车收集、撤桶入户)+ 摇铃上门 " 的方式,设置固定停站点,分类收集车辆按照固定路线,到站摇铃,提醒村民分类投放垃圾。
此外,该区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比如,将垃圾分类市场化与农村公厕管养服务相结合;实行红白喜事预约制服务;为每户配备分类积分卡,建立垃圾分类积分激励机制,将村民正确分类投放的次数、积分与奖励挂钩;打造 " 乡村垃圾分类中心 ",布局设置 " 垃圾分类兑换超市 "" 垃圾分类宣教室 " 等。
抓示范:以点带面全覆盖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是马尾区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垃圾分类 " 三部曲 "。特别是在示范引领方面,该区探索出了公共机构(场所)垃圾分类 "12345" 工作法,即制订一套《马尾区公共机构(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公共机构(场所)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情况,构建 " 城管局 + 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 和 " 城管局 + 行业主管部门 " 的两大管理体系,建强管理、监督、志愿者三大队伍,落实 " 深入宣传教育、组织业务培训、推广示范案例、加强监督考核 " 四大行动,落实公共机构、文体场馆、宾馆酒店、公园广场、农贸超市五大场所垃圾分类工作。同时,按照 " 管行业就要管分类 " 的原则,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常态化检查考评制度,形成常态化监管和通报模式。
来源:住建部
编辑 李赫
值班主编 徐光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