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2-14
25万人次直播间学非遗技艺 白云区创新特色技能培训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传承非遗技艺,培育工匠人才 " 直播系列课程,是今年下半年白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创的白云特色技能培训模式。记者近日了解到,2021 年下半年至今,白云区共开展非遗(传统)技艺直播公益课堂 17 场,累计线上线下参与观看学习人员超过 25 万人次。这有力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创业就业,让传统技艺重新焕发新活力。

17 场直播课堂 25 万人次参与学习

叶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小学,一个准备明年上幼儿园。" 在二宝出生前,我是做销售工作的,因为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帮忙,生了二宝后只能辞职自己带。" 叶女士说,现在孩子大一些了,重新就业成为她眼前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做什么工作可以同时兼顾家庭,让她一直很迷茫。今年,白云区 " 传承非遗技艺,培育工匠人才 " 钩针编织系列公益课堂开班后,叶女士在线上跟着学了 5 场,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规划。

" 我从小就会钩针编织,而且还是高手,参加了那次公益课后,自己又在网上跟着很多视频进行了学习,我想自己先开个网点,从事相关的工作。" 叶女士告诉记者,她希望练好手艺,争取和辖内相关企业合作。

记者了解到,2021 年下半年至今,白云区共开展非遗(传统)技艺直播公益课堂 17 场,其中广绣技艺系列 5 场、广式点心系列 4 场、钩针编织系列 5 场、制瓷技艺系列 3 场,累计线上线下参与观看学习人员超过 25 万人次。

白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系列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非遗传承 " 文化技工 " 人才,推动社区灵活就业人员、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创业,融合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对口帮扶乡村振兴。

17 场直播公益课堂走入镇街、村居 ,不仅让广大民众知晓和喜爱传统工艺文化,也开创了独具白云特色的 " 广东技工 " 非遗技艺技能人才培养促就业创业的新模式,民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近距离了解、现场感受传统非遗文化,其他爱好者也可不受空间的限制,关注直播频道,观赏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的融合,让非遗技艺 " 听得见 "" 学得来 "" 带得走 "。

多角度尝试为老手艺找新出路

记者了解到,除了普通群众可以通过直播课堂体验传统技艺,白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还以传承非遗(传统)技艺为切入点,把职业技能培训与非遗传统制作技艺研学相结合,把实用性技能带到基层,鼓励民众在学习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提升就业新技能,开拓就业创业新途径,让这些传统老手艺有全新的出路。

今年 7 月,白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贵州试点广绣非遗技艺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联动粤黔两地,培育乡村工匠,不到半年已取得明显成效,不少当地女性通过学习广绣技艺实现增收。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继续探索把非遗文化技艺融合文旅、文创元素,并结合乡村旅游,探索打造具有白云非遗特色的精品乡村美食旅游景点和线路,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技艺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会有生命力,所以我们也在推进非遗技艺与时尚设计创新融合。" 该负责人表示,非遗(传统)技艺的发展将把作品变成商品,切合白云现代都市消费、文化旅游创意等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促进艺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有了今年的尝试,白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开展 " 非遗进校园 " 活动,继续推动广绣技艺、钩针编织等系列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培养初、中、高级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一批非遗传承人、手工技艺大师和创业带头人。

另外,还将整合培训资源,完善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手工技能培训体系,协助符合相关条件的手工技艺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申请就业培训基地认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手工技艺从业者进行创业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就业率。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 杨黛清 吴健玲 白云人社

相关标签

就业 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技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