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1-12-15
《新华每日电讯》关注贵州毕节:“三管齐下”赋能乡村振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15 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贵州毕节:" 三管齐下 " 赋能乡村振兴》,报道了毕节市紧紧围绕汇聚人才、夯实产业、数字治理等,多元赋能基层发展,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具体报道如下: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毕节市,脱贫后迅速 " 摁下 " 实施乡村振兴 " 快进键 ",持续推行 " 四个不摘 "" 分类分级 " 等系列举措,既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同步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紧紧围绕汇聚人才、夯实产业、数字治理等,多元赋能基层发展,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人才赋能:配强基层 " 领头雁 "

近期,贵州省黔西市林泉镇海子村正在有序推进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选举产生的村支书杨帆今年 31 岁,却是村党支部年龄最大的成员,其余几乎都是二十四五岁。年轻的他们正在为海子村发展带去不一样的活力。

" 这几年,村支两委都积极吸纳年轻人,村干部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杨帆说,做好乡村振兴要实现从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对村干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配强。

懂电脑、善学习、思路活 …… 在海子村的一次产业谋划会上,年轻的干部们熟练地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工作方案,丰富的图文案例,让在场的村民耳目一新。

林泉镇党委书记张浪说,当前全镇以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吸纳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大学生等加入,推进村干部 " 迭代出新 ",配强基层 " 领头雁 ",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毕节积极推进 " 雁归工程 ",鼓励返乡创业。今年 36 岁的张凌曾是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这几年返乡带领乡亲们深耕 " 甜蜜事业 ",种植猕猴桃、养蜂等。如今箐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 2014 年的 2000 多元增长到 1.2 万元。" 脱贫后的乡村,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 张凌说。

记者获悉,目前全市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完成,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 5.4 岁,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比例的村党组织书记占 92.62%,实现了年龄学历 " 一降一升 " 目标。

产业赋能:夯实发展 " 新业态 "

织金县桂果镇果底村猕猴桃基地里,村民正在修剪枝叶,去老留新,为来年猕猴桃增产做准备。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村支书罗义还担任果底村合作社理事长。

"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是要将村里零散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聚合起来,抱团发展。" 罗义说,与私人办合作社相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最大限度将产业效益留给村民。

果底村合作社累计栽种猕猴桃 220 多亩,还辐射带动不少村民。罗义说,村合作社今年共销售猕猴桃 20 吨,收益 20 多万元,按比例给群众分红后,村集体积累了 6 万元资金,不再是 " 空壳村 "。

在气候高寒的威宁县,当地以党支部领办村合作社为抓手,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五里岗棒木社区蔬菜基地是社区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共计种植 400 余亩蔬菜,第一季产值 20 余万元,吸纳近 2000 人务工。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党员干部全程参与管理,进行产销对接,实现了 " 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

记者了解到,毕节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支书任理事长旨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用经济纽带,有效地把党组织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夯实了党在农村的基础。

目前毕节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入社农户 74.4 万户 300.6 万人,整合各类资金和资源资产折价共计 49.8 亿元入股,2020 年实现产业发展总收入 18.6 亿元。

数字赋能:构筑治理 " 新局面 "

地处乌江上游、背靠悬崖绝壁的黔西市化屋村,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信息化技术不断加持,正在朝着振兴发展的方向迈进。走进化屋村,村口立起的一块智能化大屏幕吸引着不少人驻足观看。

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有关村子的基础设施、人员组织、教育医疗等信息。" 这是一张电子地图,犹如化屋村的‘电子名片’,展现别样村容村貌的同时,也有效地帮助政府加强对乡村的管理和服务。" 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说。

近年来,毕节市积极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着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努力构筑治理 " 新局面 ",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毕节市通过持续聚焦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服务、产业数字化,一方面不断加大智慧社区、智慧党建等数字应用整合力度,着力打通基层治理 " 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推进 " 互联网 + 教育、医疗、金融 " 等乡村便民惠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力争 " 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

目前,毕节市 30 户以上自然村寨基本实现 4G 网络全覆盖,累计建设 5G 基站 1826 个;并完成 3658 个村级电子政务外网点位建设,建成 3235 个 " 雪亮工程 " 村级平台,安装村社广播音柱和大喇叭 3000 余套,实现电子政务、实时监控、应急广播等功能延伸到村。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