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1-12-15
打破垄断!林业科学家扎根30年栽培本土“胖”蓝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方彦蘅 记者 舒越)进入冬季,水果相对较少,南京林业大学李维林教授团队却一直在位于南京城南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蓝莓黑莓种质资源圃忙活着。

" 根据目前的气象预测,今年大概率是个寒冬,要提早给这些‘宝贝儿’做好越冬防寒措施。" 李维林是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也是江苏省现代农业特色果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兼蓝莓黑莓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他口中的 " 宝贝儿 " 是基地里一株株正在茁壮生长的蓝莓和黑莓。

△ 南京林业大学李维林教授

30 年研究,团队让蓝莓、黑莓扎根中国大地

虽然现在蓝莓和黑莓已经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果品,然而,这些小小的莓果却是 " 舶来品 "。从最初的国外引种," 边研究边谨慎推广 ",到如今合计年产量超过 50 万吨的世界主要生产国之一。为了让 " 洋 " 莓果深深扎根中国大地,背后是李维林和他的团队 30 年的坚守与心血。

△ 蓝莓

1994 年,李维林从家乡陕西调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加入蓝莓黑莓研究团队。" 那时候我们的研究刚起步,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让老百姓了解它们,接受它们,给这些‘洋果子’找到适宜落脚的‘家’。"

首先是土地,蓝莓喜酸,生产中园地选择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最好是坡度不超过 10%,pH 值在 4.5-5.5 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 5% 的沙壤土;再是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确定合适的栽培品种,不同品种的需冷量、抗寒性、耐旱性等是不一样的,而且各类型品种的特性差异很大。

经过 20 多年的试种与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团队陆续筛选出 7 个兔眼蓝莓品种, 3 个高丛蓝莓品种,在江苏丘陵等地推广,目前栽培面积约 8 万亩左右,产量 3-5 万吨。

从最初零星的尝试性栽培,到如今范围遍布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 27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 58 个蓝莓生产国中的主要贡献国之一。目前全国蓝莓栽培面积 100 万亩左右,鲜果产量 25 万吨左右,黑莓栽培面积 15~20 万亩,鲜果产量 10 万吨左右,而且发展势头迅猛。

△ 黑莓

"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均为从国外引入。" 李维林坦言,必须要加快自主选育良种的进程。然而,选育新品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残酷的是,时间的积累、大量数据的记录,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

" 我们不仅要打破垄断,更要迈向高端!" 目前,李维林团队已经在溧水白马国家农高区内建立了蓝莓黑莓树莓种质资源圃,引种保存蓝莓品种(系)96 个,其中国外引进品种 90 个,自主选育品系 6 个;收集保存黑莓树莓品种、品系、株系 72 个,其中国外引进黑莓品种 19 个,树莓品种 15 个,自主选育品种 4 个,品系 6 个,株系 28 个。

既有经济效益又环保,农民也喜欢种

得益于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蓝莓、黑莓在丘陵山地、荒山荒坡种植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年开花,二年挂果,三年丰产 ",最高时一亩地一年可以达到 7、8 万元的收入,农民喜欢种。蓝莓、黑莓作为营养保健型珍稀特色果品,近年来也越来越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其果实中花青素、鞣花酸、生育酚(维生素 E)等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功效突出。" 后期这个市场的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李维林说。

△ 各种品种的蓝莓、黑莓

2017 年,李维林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调入南京林业大学工作。目前,他是江苏省现代农业特色果树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正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他充分利用学校 " 双一流 " 高校建设优势,进一步整合团队资源,着眼蓝莓、黑莓中的功能成分,研究其提制技术和产品化技术,助力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

" 以往蓝莓和黑莓在加工常规产品果汁、果酒、果醋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果渣,约为原料的 20-30%。" 李维林说," 很多时候就是随意弃置或简单处理用做肥料,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经过团队的前期研究,蓝莓、黑莓加工果渣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而黑莓中的生育酚几乎全部存在于占果渣重量 80% 左右的种子中。

" 现在我们致力于从蓝莓、黑莓加工果渣中提制食用色素、高纯度花青素及种子油、天然维生素 E 技术,不但可以变废为宝,使蓝莓、黑莓实现最大资源化利用,而且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果渣弃置导致的环境污染,既保生态又富口袋。"

作为一名林业科研工作者,李维林说自己始终对土地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们有着天然的亲近。" 一棵蓝莓树种下去,收益是三十年到五十年,这是个一次性投入、长期收益的项目。" 为了让这片 " 长期收益 " 的致富林深深扎根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李维林带领团队仍然在攻关产种供销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细节,在做好产业技术支撑的同时补齐短板。" 不仅要让 ‘洋果子’在中国安家,还要让它们成为助力中国老百姓走上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学校供图)

相关标签

黑莓 李维 南京林业大学 种质资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