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5 日,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召开了以 " 全球互联,共话习性 " 为主题的习性教育 " 六感 " 教学模式(小学英语)研讨会。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博士,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显明院长,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毛展煜校长,深圳市罗湖区洪湖小学罗超海校长,习性教育创始人、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曾宇宁校长,以及中国(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外事联络员张敏老师参加了会议。
习性教育创始人曾宇宁,自 2008 年提出 " 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 " 的习性教育理念以来,已经走过十三个年头。多年来,经过习性教育团队的不断研究,深入挖掘探讨,如今的习性教育不仅只强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更关注对学生长远性的发展。它强调 " 顺天性之真,育人性之善,明德性之美 ",教师应该创设出显明可感知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性。" 习性教育 " 已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可复制的育人模式。它以坪山区中山小学为主阵地,广西田东县、兴宁罗岗镇等全国不同地区多所学校为基地,并经不同类型家庭的实践,均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如今,在曾校及各共同体学校的努力下,习性教育日益发展壮大,目前已推广辐射至英、美等国际教育平台,备受海外校园的瞩目。
" 人对于环境的六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觉。如何利用人的这六种感官去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心,希望能借此促进教师们的教育教学,以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 中山小学曾宇宁校长对参会的领导与来宾表示了热烈地欢迎,还向大家分享了习性教育的研究主旨,习性教育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并受启发于中外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它具有普世价值,重点关注天性,人性,包括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
李显明院长表示,习惯与性格会影响人的一生,习性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能够得到世界各地 100 多所共同体学校的参与、支持与研究,可见研究的力量和教育的力量要紧密结合。将习性教育的思想带入课堂,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更加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潘希武博士提出,当前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以及 " 双减 " 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或空间。如何才能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呢?今天的研讨会也可以说是对变革课堂教学的探索。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因其杂多性,难以构成普遍性的认知,但是,没有人的感性存在去领悟人与世界的关联,生命就是无根的。视、听、触等感知的激发及环境创设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构成人的精神和生命成长的根本。因此,激发人的感官,倡导具身性学习、情境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 " 六感 " 课堂教学就非常有意义,希望对各位都有所启发。
随后,会议正式开始。参会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共同观看了由中山小学英语科组长陈灵灵老师和外教 Danny 带来的同课异构《A fright in the night》。
陈灵灵老师的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艺醇厚,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她的课堂遵循习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 " 六感调动策略 ",通过多媒体设备带来的视听觉联动,利用实物激发学生的嗅觉与味觉,透过教室的布置创设出显明可感知的环境,引发学生的触觉体验,进一步唤醒其思觉,触发学生去善于发现与质疑,合作与探究,是一堂引人入胜的示范课。
深受学生喜爱的外教 Danny 在课上充分利用起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片的视听刺激,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而且他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汇与故事,也善于设置小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一堂 " 六感 " 策略与西方教师教学相互结合的,别有风味的绘本课。
两节课都充分展示了习性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模式,即通过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三大板块,实施 " 六感调动 " 策略,采取 " 动静相融 " 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思维力、学习力的发展增添助力。
接着由加拿大的 Michael Eric Scholl、英国的 Chelsea Laura Grace White、乌克兰切尔诺夫茨第 27 通识教育中小学的 Yuriy Hryhorzhevskyy 和广西田东县中山小学谢拉格老师作为代表进行评课交流。
Michael 很赞赏陈老师能够用 "5W1H" 的方法串联课堂的始终,并且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提问、去回答。布置学生画出关键词句可以加强他们对 " 谁 "" 什么 "" 在哪里 "" 怎么样 " 和 " 什么时候 " 的思考,这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此外他建议陈老师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讲这个故事,会使学生更加学有所得。对于外教 Danny 的课堂,他表示教师对重点单词的教授比较到位,会通过图片、视频等视听手段来使学生理解,且会利用问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把小组积分的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热情。
Chelsea 对陈老师会时常示范举例子以及利用实物创设情境的做法很赞同,比如让学生真正尝到果酱的味道, 通过手电筒制造出恐怖的教室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老师充满活力,善于运用教学技巧,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高涨。如果能在活动环节顾及到更多的学生,会使课堂更加完善。而外教 Danny 的课堂,她是这么评价的: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契合主题的视频,比如憨豆先生进入鬼屋的片段,由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还擅长用肢体语言来描述事情,注重强调学生的语音音调,帮助学生阅读他们难以理解的单词,同时对时间管理很到位。如果能让小组间更进一步讨论合作,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绘本故事。
Yuriy 认为陈老师的准备非常充分,不论是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或是准备果酱、手电筒等,而且老师善于运用 "5W1H" 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这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果时间把控能在 40 分钟会更加合理。对于外教 Danny 的课,他很赞赏教师对视频和图片的运用,以及对学生语音语调的强调与纠正,在最后的小结环节也符合习性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如果设置的问题能够更加环环相扣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觉启发。
谢拉格老师则对陈老师的课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她指出整节课的目标明确,符合英语课堂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易操作,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师不仅教态自然,亲切大方,而且感情饱满,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高效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能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视感输入、听觉联动、味觉诱发、思觉唤醒等多种策略相互转换的有效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动静相融,既有合作探究也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视感输入先出示图片引出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教师还通过听觉联动让学生听音了解本课的大意,引出新的问题,从现在式过渡到过去式。在碰到新单词 toast、jam 时老师能现场通过味觉诱发让学生现场品尝然后说出味道,这使学生对学习新单词有很大的兴趣且记得牢。整节课能围绕核心句进行提问,对学生进行思觉唤醒,每次的问题都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且教师随时都能注意到课堂纪律及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显著。
在随后的 " 六感教学模式与习性课堂文化建设 " 专题讲座中,龙岗区平湖中学校毛展煜校长带来了 " 六感教学模式与习性课堂文化建设 " 的专题讲座。他以安德烈的《学习的本质》 引入,与大家分享课堂文化的观点。课堂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传承与发展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规范性与随意性的结合。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和基础载体。它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体现。因此在课堂文化建设中要培养的好习惯包括反应倾向、思维习惯、行为习惯。课堂文化应当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应当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动感,突出学生的主体。要形成习性课堂文化,教师要激励学生、聚焦学生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成长,要充分了解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的语言应该达到三重境界,包括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通讯员 刘馨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