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16
深晚报道|音乐剧《青春湾区四重奏》谱写湾区青年奋斗图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12 日、14 日,音乐剧《青春湾区四重奏》在西乡会堂上演。该剧是由深圳市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由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戏剧家协会指导,深圳市宝安区戏剧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承办,深圳市荔枝青年剧团、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制作演出。

小人物故事折射大时代传奇

《青春湾区四重奏》将故事放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时代场景,从高冷 " 御姐 " 张殊白带领一众程序员加班开篇,以留学归来的女硕士卫青、富二代李云、来深建设者陈济深、爱赚钱的本地人唐老板等角色的生活事业轨迹,串联起大湾区发展的一系列传奇故事,以市井、商界、学界的视角,从侧面巧妙地反映出历史重大事件,以小见大折射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港澳地区与内地融合发展、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使用 " 小故事 " 的文本结构是这部音乐剧的特色。奋斗的青年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本剧把讲故事的 " 主动权 " 交给了 " 湾区青年 ",用青年喜欢的讲述方式、用多元的音乐形式,讲自己和朋辈在大时代里奋斗拼搏的小故事。

编剧黄永珍认为:湾区青年的小故事与新时代的中国逻辑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青年讲好新时代 " 小故事 " 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为世界人民接受中国青年的 " 小故事 " 提供了价值前提。

导演陈箭箭在构作这部剧之初就希望,以点线面错层的舞美设计、以色块中色彩诱导为视觉冲击,以 " 无界限 " 的流行唱推动戏剧情节和人物情感表达,使观众融入其中。

宏大主题的青春化表达

《青春湾区四重奏》将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转换为年轻人奋斗成长、家庭悲欢离合的百姓叙事,使故事更有烟火气,极大地增强了审美的接近性和带入感。

互联网科技公司张殊白的饰演者徐久钰凡说:" 张殊白这个角色爱国正义、坚韧侠义,具有家国情怀。" 李云的饰演者张浩然兴奋的说:" 这个角色我很喜欢,很有代入感,在角色里我更像是一个探索者,探索自己的创业,探索自己的梦想。" 陈济深的饰演者易晨冬则表示:陈济深是一个去性格化的外卖小哥角色,是一个向纪录片风格靠近的角色,塑造角色的时候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个符号完成这个故事。" 卫青的饰演者许雯可感叹:" 留学归来的卫青是希望跟随国家的步伐,在国家的发展里面,找到自己新的角色。"

这是生长在大湾区的一群新的奋进者形象。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看到大湾区青年时代弄潮的热血形象,看到海内外同胞融入祖国大家庭的时代潮流。该剧制作人刘子源表示:"《青春湾区四重奏》是一部激励观众坚定理想信念、点燃奋斗激情的音乐剧,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生活,再一次印证了这条创作规律和审美路径,取得了艺术创新与突破。"

讲 " 湾区事 ",演 " 湾区人 "

《青春湾区四重奏》聚焦基层,讲述了 " 接地气、有温度、有共鸣 " 的新故事。剧中的故事都融合了真实的人物经历。主创团队在创作前进行了扎实的采访调研,获得了翔实丰富的人物素材,保留了原型人物身上很多真实独特的细节。编剧黄永珍表示:" 我们对文艺创作中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认真体察生活细节,认真分析人物内心,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相应的,故事和人物都不能飘在天上,而必须要落地。"

因为是首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音乐剧作品,为了做到更好,主创团队多次邀请业内代表、行业代表举行座谈会,共同探讨《青春湾区四重奏》的艺术呈现形式、主题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影响力。这部剧采撷百姓故事,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唱出了梦想,演出了内心冲突和挣扎,讴歌了奋斗人生,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相关标签

小故事 粤港澳大湾区 大时代 程序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