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再忠
从贵阳市中心,到盖宝侗寨,直线距离超过两百公里。
五年前,ZAKER 新闻与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 ZAKER 贵阳项目落地生根。两年后,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在盖宝侗寨开启了成长之旅。
2019 年 9 月,这两个不同领域的项目产生交集——彼时,贵州全省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在网络平台中博得名声,成为辨识度极高的乡村网红团队,屡屡亮相央视舞台和综艺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ZAKER 贵阳把视角定格在七仙女团队身上,通过近一周的跟拍采访,推出 Z. 视频及图文报道《侗家七仙女:乡村网红变形记》,引发广泛关注。
生于盖宝侗寨,但不能局限于盖宝侗寨。这是七仙女团队创始人吴玉圣的想法,那时候他的身份是盖宝村驻村第一书记。为了让七仙女团队更快成熟和作用更大,吴玉圣曾尝试让她们离开盖宝,转场到距黎平县城更近的八舟河景区,兜兜转转未能成行。
最终,他们在距离县城十分钟车程的吊桥山庄打造出梦想空间——直播乡村生活的日常、挂牌旨在孵化当地网红的竹水书院等。在这期间,为让七仙女品牌更具影响力,吴玉圣和团队人员一直在尝试,其中包括壮大队伍。
受限于种种,七仙女团队在吊桥山庄的造梦计划最后搁浅。用吴玉圣的话来说,七仙女在吊桥山庄,还是也留下了不俗的成绩单——当时,竹水书院邀请了黎平县非遗传承人,还有邻近县域的知名网红和直播导师等,为学员们免费提供拍摄和直播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前前后后培训了近 200 名电商人才。
搬离吊桥山庄后,七仙女的故事还在续写—— 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黎平县不少农产品滞销,七仙女团队受邀与黎平县委书记周文锋和副县长张万广,一同在网上带货卖茶。直播当天,浏览量超百万人次,获赞 20 万人次,线上线下交易额达 180 余万元。
组建短短 3 年多时间,七仙女团队开展公益直播 800 多场,在各大直播平台收获 400 多万粉丝。同时,通过直播,让更多网友了解侗寨、侗族文化以及当地的非遗技艺。她们还通过直播,为家乡带货累计交易额高达 1.3 亿元,不少农户因此走上致富之路。3 年多来,吴玉圣和七仙女团队的邀约不断,多次走上央视舞台,多个当红综艺节目邀请他们合作拍摄。
七仙女团队还曾在央视的带货直播活动,与主持人朱广权等一起搭档,为贵州农特产带货。在她们的推荐下,酸汤鱼调料、黎平香禾糯等美食,一上架就被秒抢。2020 年 12 月,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拍摄的纪录短片《侗家七仙女》入选 "2020 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此外,随着多名国外短视频博主远赴盖宝侗寨,与七仙女团队进行合作拍摄,她们的故事,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从最初固定的七个人,到如今聚拢了一群有志于传播侗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年轻女性。她们当中,有侗族大歌非遗传承者,有自主择业的年轻人,还有在校大学生。不过,在纪录片《劳生不悔》贵州篇当中,七仙女团队也在镜头之下展示艰难——团队面临资金链断裂、财政支持不足等困境。吴玉圣则面临着家人不支持、孩子生病等难题,当时他们还一度拒绝拍摄。
面对困局,最后黎平县政府提供 100 万元支持资金,解决七仙女团队的燃眉之急,其中包括 47 万元设备经费,53 万元培训经费。如今,吴玉圣的身份,已从驻村第一书记,变成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七仙女团队内部,也时常迎来送往。但吴玉圣和七仙女团队以新思路和新事物破局,在盖宝侗寨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他们的梦想,不止于此——邻县榕江县正着力孵化培养农村网红,意欲集聚流量,从而打造网红经济,为吸纳自媒体人才,榕江县还创立贵州 · 榕江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对此,七仙女团队和吴玉圣都跃跃欲试。
一条视频,卖光了村里的腌鱼;一场直播,解决了六万斤滞销的小黄姜;一个地点不定的直播间,改变了农产品难以走出大山的困境。这是吴玉圣和七仙女团队的底气所在,也是他们梦想驱动力。三年多的时间,七仙女从零开始,从最初的直播团队,变成了如今文化名片,她们的舞台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大。
官方宣推:
2016 年 12 月 16 日 ZAKER 贵阳正式上线,此后积极践行 " 移动优先 " 战略,秉持公正客观的新闻表达,通过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赋能,加快媒体融合传播的步伐。" 排雷英雄杜富国 "、" 十里春风醉贵州 " 融合传播报道,获 2018 年贵州新闻一等奖,后者还荣获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的 2019 年创意共享大会超级杯金奖。
点击查看 ZAKER 贵阳上线五周年特辑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