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以下简称 " 碳普惠方法学 "),今后市民采用公共汽车、地铁等低碳公共出行方式所产生的减排量,有了科学的核算方法。据悉,这是深圳碳普惠体系首个正式发布的碳普惠方法学,标志着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 11 月,市政府发布《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构建深圳碳普惠体系,通过量化小微企业、社会公众低碳行为的减排量,并通过政策鼓励、商业激励、公益支持、市场交易等手段引导绿色低碳行为,从而提升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意识与意愿。为推动全民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根据上述方案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了碳普惠方法学。
" 碳普惠方法学是深圳碳普惠体系首个正式发布的碳普惠方法学,为推动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方法学实现了以科学规范的核算方法量化社会公众采用低碳出行产生的减排量,为深圳碳普惠体系推动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提供了支持,鼓励公众选择低碳出行代替高碳出行的方式减少碳排放量,正向引导公众养成绿色出行习惯。
据悉,碳普惠方法学其计算原理是,通过核算深圳市主要道路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水平,确定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公交、地铁)的平均每人每公里减排水平,并根据公众每次出行的距离,计算出该次出行的减排量。
市民公共出行减排如何进行申报?该负责人介绍,公众通过注册使用乘车码、深圳通等出行平台,进行交通出行时,可授权并委托该平台使用自身出行数据进行碳普惠项目开发和减排量申请。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等相关收益归注册用户所有,并依据两方签署的协议或其余可行的商业模式分配给注册用户,确保收益能够传导、普惠给注册用户。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