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5 日下午,由山花俱乐部、基石教育基金会、深圳湾学校主办的听何奶奶讲 " 排球人生 " —— " 体教融合的互动 " 公益讲座在深圳湾体育训练基地山花馆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原党组成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原副主席,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原主席、中国排球协会原副主席何慧娴受邀做主讲及交流互动。
" 如果没有青少年时期喜欢上排球运动所打下的身体素质的良好基础,就没有今天何奶奶这么硬朗的身子骨。" 作为 60 年代复旦大学女排全国甲级队的主力队员,何慧娴与学生互动时讲到运动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如何做到学习打球两不误。对于学生能否从青少年时代就爱上体育并且成为兴趣爱好,何慧娴表示关键还在于家长对体育的认识和对孩子运动爱好的支持,是对他们的兴趣采取激发引导,还是封闭泯灭,这个是成败的关键。
在讲座中,何慧娴谈到,体教融合既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也能为国家培养出有文化的、高素质的、高水平的、优秀体育人才,在教育领域具有深远意义。针对优秀运动员、作者、管理者身份转变的问题,她表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一定会同时关注知识的累积、素质的培养,例如在保持训练强度、完成训练目标的同时积极思考、不断进步观等等。体育不止是出几个成绩的事情,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起到了基础作用。
据悉,深圳市人民政府引进山花俱乐部,启动体教融合项目。山花俱乐部发起了基石教育基金会。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与基石教育基金会合作办学,成立了深圳湾学校。" 基石体系 " 以深圳湾体育训练基地为载体,由山花俱乐部、基石教育基金会、深圳湾学校三大主体组成,历经十六年共同探索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高水平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让体育回归教育,让体育与教育充分融合。这三大主体所形成的培养环节连接成了培养体育人才的生态链条,形成了 " 基石体系 " 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深圳湾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立学校。学校的 " 体育回归教育 " 育人模式,已经形成 " 学 · 练 · 赛 " 系统,通过体育这一重要的德育途径,不仅强健身体、强健精神,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术成绩,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模式培养学生人格健全,能够悦纳自己、欣赏他人;让学生精神强健,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并能至上、坚韧、协作;同时获得突出的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
在这里学校与俱乐部高度融合,竞技体育人才在学校教育中自然生长。学校里,开展全员上场比赛的体育联赛。预备队、校队、高水平校队不断进阶,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在这一体系中,山花俱乐部给予学校全方位支持。深圳湾学校女子排球队组队仅一年,第一次参加广东省小学生排球锦标赛,6 场全胜,一举夺冠。
对于深圳湾学校体教融合的实践,何慧娴表示,这一定能给未来的探索提供宝贵经验,它的 " 伟大 " 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基础 + 素质教育,让体育回归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冠军,成为国家栋梁。二是基石体系培养塔尖竞技人才,有基金会、有俱乐部各自发挥优势;能够从基础发现有天赋的人才。同时,世界之最的体育人才,还是需要有天赋,对人才的选拔要开放一些,但不能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在走这一条路的时候,我们也要打破传统、探索创新的路。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实习生 徐小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