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2-18
@甘肃人,虚假服务、虚假中奖等诈骗要小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18 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防范虚假服务、虚假中奖等类诈骗。接近年末,各大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一些抽奖活动,不少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在此提醒广大居民,不要轻信中奖信息,更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跟陌生人屏幕共享,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心才能远离被骗。如遇诈骗,请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

虚假服务类诈骗

12 月 13 日,兰州市 K 女士收到一条 +82 开头内容为:" [ 某某 ] 您名下的医保已停用,请进 sc.ybkzs.pw 申换电子版使用 " 的短信,K 女士点击该链接后进入 " 国家医疗保障局 " 页面,K 女士便在该页面提供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随后自己银行卡内的一万余元被转走,K 女士立即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近期凡是收到此类内容的短信都是诈骗,特此提醒广大居民切勿轻信短信内容,切勿点击陌生链接,大家可以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 " 国家反诈中心官方 APP",对自己的设备随时 " 全身扫描 ",把可疑链接、虚假软件拒之门外。如有疑问,可拨打反诈专线 96110 进行咨询。

虚假中奖类诈骗

12 月 14 日,平凉市 W 先生收到一条微博私信称其中奖,恰巧 W 先生在几日前参加了转发微博抽奖活动,W 先生信以为真后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又发送一链接并让 W 先生再次参与抽奖,结果 W 先生又抽中了 6666 元的红包,对方以验证 W 先生具体中奖信息为由,让 W 先生下载了一款可视频的 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并在视频过程中收取了几个验证码,W 先生没有注意,挂断视频后突然发现自己微信钱包和银行卡内的资金都被转走了,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接近年末,各大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一些抽奖活动,不少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在此提醒广大居民,不要轻信中奖信息,更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跟陌生人屏幕共享,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心才能远离被骗。如遇诈骗,请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

刷单类诈骗

12 月 15 日,酒泉市 D 女士在收到一条某网店做活动免费送暖风机回馈老客户的短信后添加了 " 客服 " 微信,对方提供了其之前在某店铺内买日用品的订单信息,D 女士便确认该活动真实可靠,随后其被该 " 客服 " 拉入一刷单群,进群后看到群成员领佣金的信息后便参与其中,在其投入资金达 20 万元后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自己被骗,遂报警。省反诈中心提示:近年来,免费领取礼品诈骗案例层出不穷,每天都有很多人上当受骗财产受损,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缺这些物品,而是贪小便宜吃大亏!摆正心态不轻信中奖信息,不参与刷单兼职,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时刻谨记 96110 反诈专线。

网络交易类诈骗

12 月 9 日,庆阳市 T 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出售二手车的广告,其根据联系方式添加了对方后," 二手车商 " 告诉 T 先生该车证件齐全,并将相关证件照片发给了 T 先生,双方最后以 4 万元的价格达成交易,并约定第二天将车开到 T 先生处,T 先生便按约定转给 " 二手车商 "5000 元定金。T 先生于次日联系对方时便发现对方关机,T 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后经查对方发给 T 先生的证件图片也是合成制作的虚假照片。

省反诈中心提示:如需网络交易请选择可靠有保障的正规网络交易平台,网络广告不可轻信,随意转账更是不可取,如遇诈骗,请拨打 96110 立即报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微信 报警 互联网 医疗 个人信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