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18 日上午,"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第九届 " 福袋传城 " 行动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启动。海珠区 " 福袋传城 " 行动于 2013 年由团区委、区民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每年为残障人士、困境家庭、独居长者等群体送 " 福 "(福袋分为家庭包和儿童包)。项目已累计筹集爱心福袋 25000 个,折合资金约 250 万元。
" 公益 + 汉服 " 解锁志愿服务文化新模式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活动现场,7 名身着绛紫缀花广绣汉袍的丽人在《相和歌》的美妙音律下轻歌曼舞。今年,海珠区第九届 " 福袋传城 " 行动作为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内容之一,在社会发动上探索创新,不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 福袋 " 内涵,将浓厚的祈福文化和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相融合,让市民群众在感受文化自信的同时参与志愿服务。
启动礼上,除了《相和歌》外,以编钟为音的《楚乐钟鸣》和《楚汉古韵》礼仪展示把现场观众带进漫长的历史画卷。启动仪式也别具匠心,在一幅长 10 米印有 " 海珠那么美 " 的古制卷轴上,10 位嘉宾将刻有 " 海纳百川、珠联璧合、福袋传城、志愿海珠、慈善为民 " 等 10 个寓意美好词汇的印章用力盖下,红红的印刻在卷轴上娟然如拭,意味着第九届海珠区 " 福袋传城 " 行动已正式启动。
今年 25 岁的谢嘉妍毕业于广州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时就迷上汉服文化。大学毕业后,嘉妍从事了服装行业。工作之余,他还会设计和制作汉服,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祈福都是中华盛世富强的音符,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在冬至这一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们怀古观今,将传统的祈福方式和现在的志愿服务相融合,真的很特别!"
将举行 40 余场志愿活动 让 " 福 " 气袋袋相传
海珠区 " 福袋传城 " 行动一直以来心系群众所需,向社会公开筹集爱心物资,在新春来临之际,将装满油、米、面、文具等爱心物资的福袋送到残障人士、独居长者、经济困难家庭、困境青少年、环卫工人、疫情防控工作者等群体手中。爱心和福气在群众手中传递,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
启动礼邀请了 50 多名环卫工人亲子家庭来到现场,他们不仅领取到了沉甸甸的爱心福袋,还在志愿者陪伴下体验了传统文化趣味游戏," 城市美容师 " 与家人一起欣赏了湿地美景,体验了轻松活泼的游戏,度过了快乐难忘的周末时光;由如祺出行组建的爱心车队搭载着 40 名志愿者向各社区进发,他们为独居长者上门赠送福袋。有的志愿者还准备了亲手书写的 " 福 " 字贴等礼物,向老人们送上最真挚的新春祝福;由海珠区青联委员组成的爱心企业方队则是来到困境青少年家里,不仅送上福袋,还准备了装有体育用品、书籍等礼物的 " 盲盒 ",给孩子们带去了惊喜。
据悉,在 2022 年春节前," 福袋传城 " 行动将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 " 袋袋相传 " 福袋物资筹集活动;在全区范围开展街道专场福袋派发、康园工疗站福袋派发以及 " 您为大家 我帮您家 " 关爱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等 40 余场志愿活动。项目还开通福袋申领渠道,覆盖资源匮乏、地区偏远的公益组织,进一步扩大新春福袋受惠面。整个活动将超过 2500 名群众收到来自 " 幸福海珠 " 的祝福。
采写:新快报记者庄嘉宝 通讯员 海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毕志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