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岗区教育又传来好消息 : 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美术学科决赛中,龙岗区教师一举斩获小学组和初中组的一等奖第一名。这也是龙岗区美术教师连续三届获该赛事一等奖,创下新的学科发展纪录。
龙岗区美术教育迸发强劲活力的背后,藏着什么发展秘密 ?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串数字一探究竟。31 个特色教研工作室、11 个街道教研中心、6 个片区教研团队、1 个区级教研中心组,从点、线、面串起了龙岗美术学科的发展体系,也见证了近年来龙岗区美术教育的精细化特色发展道路。
"31+11+6+1"激活精细化发展密码
说起龙岗区,不少人都有个印象—— " 大 "。除了面积大,龙岗区也是全市教育规模最大的行政区,现有区属办学单位 690 家。单是美术学科教师,龙岗就有 900 多位。
众多美术教师分散在各街道,进行有效管理并赋能学科发展并不容易 , 但龙岗师生获奖喜讯仍频频传来。对此,作为学科领头人,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学科教研员魏伟表示,这不仅仅是个别教研员的力量,更是得益于龙岗区锻造出的多层级美术教研团队。
▲南方教研大讲堂走进龙岗
经过多年摸索和沉淀,目前,龙岗区美术学科已有 31 个特色教研工作室、11 个街道教研中心、6 个片区教研团队、1 个区级教研中心组,全区美术教科研活动在区教研中心组的规划下,由片区、街道、工作室各层级团队组织开展。
"31 个工作室就是 31 个点,从工作室到街道到片区就是一条线,从点、线、面串起了学科发展体系。" 魏伟介绍,每个片区都有 3 名负责人,他们往往是一线学校的副校长、主任或者骨干教师,本身就是美术学科教师,能更精细化地指导学科发展。
▲龙岗区软陶教学研究工作室开展研究培训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美术教师、龙岗区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研究工作室主持人谭秋萍,在谈及 "31+11+6+1" 发展体系时表示,这种发展模式是龙岗美术教研的特色。对比传统的由一位教研员跑遍全区开展教研活动的老方法,这种富有创意的教研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全区,更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
该工作室每学期都会开展多次美术欣赏教学校际交流活动。" 工作室成员通过现场教学观摩、点评、研讨等方式,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同时,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每学期的全区展示课向全区推广,也提升了全区美术教师的教学素养。" 谭秋萍说。而这,仅仅是龙岗美术特色教研工作室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缩影。
美术学科充满艺术创意和个性,包含了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龙岗美术教育的精细化特色发展,还体现在研究领域的划分。"31 个工作室在研究领域划分很细,比如国画分写意、工笔,这还可细分山水、人物、花鸟等,不断进行分支。" 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这种精细化的研究,正是龙岗美术教学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
教师有了量身定制的 " 成长表 "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的美术教师叶子予是一名 "90 后 ",教龄只有 5 年多,但他现在已经是片区教研团队的其中一名负责人。
2018 年,叶子予参加第八届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今年,由其参与指导的两名教师霍元瀚和孙艳丽,分别拿下了省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组和初中组的一等奖第一名。短短几年, "90 后 " 教师从被指导到指导他人,充分体现了龙岗美术教师成长模式已然初具成效,也是龙岗众多青年美术教师成长的精彩缩影。
▲ 2020 年龙岗区中小学美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
在龙岗,不仅有教研工作室等提升平台,美术教师还有量身定制的 " 成长表 "。多年来,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为教师们规划成长路径。由美术教研员引导教师初拟 " 三五八 " 发展规划,随后分别和每位教师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针对每位教师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为他们精准 " 把脉 ",最终形成每位教师个性化的阶段性发展规划。
而在这些规划里,不少是一些很具体的小目标,比如三年时间里看多少书,看什么书,创作几幅作品,上多少节公开课,发表几篇论文等等,为教师们规划了清晰明确的成长路径,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
该中心针对青年美术教师,还创新开设了高级研修班,目前有约 180 名成员。这些青年教师如学生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滚动式发展学习,有意愿的即可选择继续 " 升学 "。
▲美术高级研修班现场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美术青年教师通过学习锻炼,成为了龙岗美术学科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除了系列教学平台的搭建、量身定制的 " 成长表 ",让教师们颇为感慨的还有浓厚的 " 传帮带 " 氛围。" 当年指导我参赛获奖的,是获得 2015 年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袁晓明老师。一代代这样传承发展,很有活力。" 叶子予表示,成为片区团队负责人后,多了一些责任在身,将努力和更多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 大美育 " 浸润校园,教研教学成果多点开花
当古典雕塑与现代绘画相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在近期开展的龙岗区初中美术欣赏与评述课例观摩点评活动上,来自天成学校的美术教师袁月,用一本尘封的藏书阁书籍,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到了遥远的古希腊时期。
教师巧妙地设置线索卡,学生则带着满满的探索欲进入解密环节,化身福尔摩斯进一步观察、探究、描述作品。在趣味故事的创编环节中,学生还妙语连珠地结合自己的创想,还原了每个雕塑背后的故事。随着线索的推进,学生进一步丰富了对古希腊雕塑认知的维度。
从单调的课堂到多元化的课堂呈现,从单学科授课到多学科融合,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可以说," 大美育 " 已悄然浸润着龙岗校园。
▲龙岗学子跟大师学画画
" 一堂学生喜欢的美术课,应该是寓教于乐的。" 魏伟表示。而现在,可以看到龙岗越来越多美术课堂以游戏或者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还和语文、英语、音乐、舞蹈、科学等学科实现有机融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
这也是龙岗美术教育锐意改革、精细化特色发展下,开出的一朵艳丽花朵。近年来,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 " 质量强区 " 工作和提升 " 校长课程领导力 " 为契机,围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质量监测、教师素养提升等多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教研教学成果多点开花,先后创建了四联版画、龙西岩彩、梧桐彩墨等 20 多所美术特色学校,不仅涌现了一大批在各级美术比赛中获大奖的优秀教师,还涌现了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的优秀学子,让龙岗美术教育前行的脚步愈发铿锵有力。
(李其聪 周灵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