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0 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坪盐通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将于近日开放通车。该通道建成后,坪山区居民只需 10 分钟可到达盐田,20 分钟可到达罗湖,30 分钟到达福田,将极大地缩短坪山城市副中心与市中心之间的时空距离。
坪山将快速通达盐田区和市中心区
据了解,坪盐通道工程作为深圳市规划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坪山区未来南向重要的对外通道,也是坪山区与市中心区、盐田区之间的一条快速通道。工程位于深圳市东部地区,路线北起坪山区的坪山大道,南至盐田区的盐坝高速,全长 11.252 公里。道路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速度 80 公里 / 小时,双向六车道。全线共设 2 座大型互通立交(锦龙立交、盐港东立交)、1 座特长隧道(马峦山隧道)。
项目的建设对构建深圳东部综合交通新体系,加强坪山区与盐田区、深圳中心区的交通联系,加快推进实施 " 东进战略 " 具有重要意义。
拥有全国最长城市交通隧道
马峦山隧道是坪盐通道的关键工程,为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双向六车道,右线长 7.904 公里,左线长 7.899 公里,属城市道路特长隧道,是目前广东省乃至全国最长的城市交通隧道。马峦山隧道最大埋深 337 米,穿越 17 处断层,且隧道断面大,施工过程中面临着隧道涌水、通风困难、供电电压压降等困难。
其中,马峦山隧道通风竖井位于深圳东部华侨城景区内,并临近上坪水库,周边环境极为敏感,对环境保护要求极高。马峦山通风竖井内直径 16 米,深度达 194 米,是国内已建成的深度最大、直径最大的市政交通隧道通风竖井,项目施工难度极大。
值得一提的是,坪盐通道项目中的盐港东立交还是深圳首个预制装配式桥梁试点和示范工程。项目运用的装配式桥梁技术主要包括节段梁和墩柱预制安装、承台和墩柱连接技术,墩柱和节段梁一体化架桥技术等。其中 C1、D2 直线段长 700 米共 233 榀作为节段梁试点,预制墩柱共 87 根超过总数的 50%。预制装配式桥梁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而且还提高了施工工效,开创了交通建设装配式发展的先河。
与以往隧道不同的是,坪盐通道的隧道照明采用节能型 LED 灯,灯具长 1.2 米,沿 1.2 米等间距布设。照明灯带巧妙地避开了风机、指路牌等设施,确保灯具连续、顺直,照度均匀,提高行车舒适体验。且采用的灯具拥有单灯调光功能,能根据环境光,调节亮度,同时调节功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智能隧道可自动灭火,同步覆盖移动信号
除了改善行车环境之外,坪盐通道的隧道综合管理系统及监控大屏,为车主行车保驾护航。
隧道交通综合监控智能化集成平台(在建)系统可通过 CO/VI 等环境检测设备实现通风、照明系统自动化调节;通过车检器、视频等实时采集并分析交通流量,及时发布交通诱导信息;紧急电话与广播系统与视频控制系统联动,紧急电话呼叫求救时,监控中心监控画面将自动切换出电话呼叫位置,并用相应的动画来描述报警类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综合集成平台联动,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协助制定应急救援策略。
隧道中央控制室监控大屏由 41.84 平方米的 P1.2 LED 小间距屏组成的显示系统,分辨率超过 4K,画面可任意尺寸进行小画面分割,实现对隧道监控系统全局的了解,为隧道安全运营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在消防方面,坪山和盐田两端隧道洞口上方共设置了 5 座高位水池,最大高差 140 米,隧道内最大水压达到 1.4MPa,水压恒定。隧道内配置了泡沫 - 水喷雾系统及消火栓系统,结合红外火焰探测器、感温光纤,泡沫 - 水喷雾可实现火灾初期的定点自动化灭火。
同时,隧道内实现了移动通信及广播信号覆盖同步建成。施工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局巧妙地将 4 条隧道通长的信号漏缆隐藏在灯具上方,既保证了良好的通信信号覆盖,又不影响隧道整体外观。隧道开放交通将同步覆盖移动通信信号、广播信号,满足群众通信需求、丰富驾乘娱乐选择,提高隧道内驾乘体验。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