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7 点刚过,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的文体广场上,嘹亮热闹的广场舞音乐就响起了。" 自从村里建好了文体广场,每天吃完饭大家都来跳舞,太开心了!" 跳了快一个小时的广场舞,胜利村村民刁姐一边擦着满脸的汗水,一边笑着说。不仅仅是文体广场,整洁宽敞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和楼房、竹篱环绕的 " 四小园 " 等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已经俨然让胜利村成为江东新区美丽乡村的代表之一。
事实上,自 2020 年开始,江东新区多管齐下,打出人居环境整治 " 组合拳 ",并在各行政村完成 " 三清三拆三整治 " 任务,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取得可喜的成果,胜利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跟随着江东新区大踏步发展的步伐,胜利村一切从村民需求出发,通过整治环境发展产业、帮助本地人才发展、打造菜篮子电商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振兴为民嘛。" 胜利村村委会主任丘作栋说。
■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的村民们在全村最大的文体广场跳起了广场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打造康养福地 发展特色大健康旅游业
在 2016 年以前,胜利村还是一个泥泞遍地、穷困潦倒的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之后,村里原先的贫困户纷纷走上了生活的正轨,而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推进,对于普通村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子变得更美了、基础设施更好了。事实上,自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以来,江东新区一直致力于将各个行政村打造成休闲康养福地,依托高铁、深河医院等,对接两个合作区和高铁沿线的旅游资源,联合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和特色产品,加强康养旅游的合作,建设具有新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
" 你看,这里是玉米地,这里是沿溪岸 ……" 胜利村村委委员叶俊雄手指着一张看似简朴的手绘地图,这正是胜利村未来发展的蓝图,也是胜利村特色和优势资源的集中展示。有水有山、有田有景,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胜利村,家家户户都将自己的庭前院后整理得井井有条,未来进行三沿(沿溪岸、沿河路、沿山带)开发,胜利村将打造 " 民宿 + 培训休闲场地 " 的乡村旅游模式。" 依托村里的基础设施、地理位置、人居环境等要素,结合村主干道旁的空置房屋改造,引进兴趣爱好辅导机构(篮球、音乐、武术、架子鼓、书法、绘画、古筝等),打造 " 民宿 + 培训场地 + 展示基地 + 休闲服务一体化 " 的休闲教育场景,在解决了农村对兴趣爱好培训缺乏的痛点需求之余,也发展了民宿观光的特色产业。" 叶俊雄说,目前已有企业有投资意向,并在进行房屋选定和外观效果设计开发中。不仅如此,依托村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除了广场舞外,一些传统的文化项目如村舞狮队、特色娘娘庙、手工糯米粄等特色也会逐步打造起来,配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全村、全镇乃至整个江东新区兴旺发展。
■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的村民在家门前的小菜园中劳作。
开荒地变良田 发展农村产业振兴经济
作为河源城市发展核心,江东新区管辖临江镇、古竹镇、城东街道,辖区内共有 30 个行政村。和很多其他农村一样,江东新区的行政村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面临着青壮年流失、撂荒地越来越多的现状。为改变现状,2021 年江东新区开展农村撂荒地整治专项行动,实现荒地变良田,为农村经济增收拓展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今年 7 月,为响应江东新区号召,由胜利村村委会主导,在镇政府等的帮扶推动下,胜利村 330 亩撂荒地终于被成功流转,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进行了翻整,种上了甜玉米。
" 翻种撂荒地十分困难,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村委会还斥资购买了无人机等现代化机械,用于喷洒农药、翻地播种等。" 叶俊雄说,到了 11 月,玉米地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产量不高,但品质很不错,更重要的是通过翻种这 330 亩撂荒地,胜利村的农田水利也进行了兴修,未来基于甜玉米还会衍生出很多的产业合作机会,这样既保住了家乡的生态环境,又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集体产业。" 玉米地首次丰收后,口感极佳,在江东新区及临江镇各级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很快销售一空。" 叶俊雄笑着说,他们对玉米地未来产生的收益信心满满。
除了拓种撂荒地,江东新区在 2020 年还启动了 1580 亩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入 1746.5 万元,覆盖两个镇 9 个村,主要种植金丝皇菊、药用玫瑰、黄精。去年金秋,首批成片种植的金丝皇菊竞相开放,迎来采摘季,不仅提升了新区农村的生态颜值,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产值,产业帮扶再结硕果。" 你们看,这里就是江东新区统筹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在胜利村的点,种植的有药用玫瑰花和金丝皇菊等,现在玫瑰花都盛开了。" 叶俊雄指着一片盛开的玫瑰花田,笑着说。
■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的主干道旁零散分布着一些玫瑰种植园,这些玫瑰不仅有药用价值,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开创客基地、乡村学院 孵化本地人才
为了帮助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江东新区还在积极发展数字农业、打造电商平台,并促进人才振兴和回流。
■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的村委干部在玉米基地为来客介绍他们当季种植的甜玉米。
" 胜利村目前建有一个乡村振兴创客基地,是以村集体经济占股 51%、企业占股 49% 的模式,兴建的一个以助农扶农帮农为农强农的‘五农’为基础点的便民服务运营中心。" 叶俊雄说,创客基地一楼就是小菜篮子助农工程,可以帮助村民建立一个对外销售农副产品的平台,二楼是电商创业就业中心,可以孵化本地电商人才,打通农村与城市的信息对流窗口,打造点对点的家庭式供给消费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种养收益、激发种养积极性,不仅如此,基地同时还承担一些政府服务型智能,如医保报销、计生证明、政策咨询等。" 通过响应政策、调配资金资源、管理支点项目,充分带动就业创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民、企共赢的平台式窗口化工程。" 叶俊雄笑着说,目前基地已经基本装修完毕,很快就能运转起来。
不仅仅是创客基地,胜利村还打算开办乡村学院,进一步培养和孵化当地人才,为人才振兴添砖加瓦。"12 月 24 日,村委将联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建设银行河源分行、村居律师等机构,通过商、贷、法等各个角度的课程宣讲,告诉大家如何全面孵化本地人才,为全村发展作贡献。" 叶俊雄说,宣讲会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例如怎么进行抖音拍摄剪切、如何通过金融信贷发展农村合作社、了解村规民约等相关法律常识等,这些有的是年轻人感兴趣的,有的是村民急需了解的。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图片:新快报记者 林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