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2-21
“十大民生实事”补齐后续帮扶短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黔南州易地搬迁妇女参加广黔协作非遗传承人培训。

" 这次苗族服饰培训让我大开眼界,今后我制作的苗服会有更多创意设计,希望在网上、在景区里卖得更好!" 贵州平塘县大塘镇苗族传统民族服饰制作传承人王国美从自己住的易地搬迁安置区赶来参加广黔协作非遗传承人培训,她希望能得到专家教师指教,也希望能与更多同行交流,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让作品融入更多时尚元素。

这是广东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专门为黔南州易地搬迁妇女准备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王国美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苗绣 " 传家宝 " 借广州力量扬帆出海,她也就能带领家乡的姊妹在家门口致富兴家了。

■黔南州最大易地搬迁安置点——三都县雪花湖易地搬迁安置区。

易地搬迁后扶持不辍

" 十三五 " 期间,黔南州投入资金 200 亿元,建成 108 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 24.73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 19.99 万元。在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易地搬迁群众尤其是刚脱贫人口因病因灾返贫风险依然存在,搬迁群众就业需要继续、产业配套发展要升级、公共服务跟不上和社会融入不高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今年以来,广东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借鉴广州每年的 " 十件民生实事 " 工作经验,统筹资金,选准易地搬迁社区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实施帮扶,以 " 实事小切口 " 推动 " 民生大变化 "。

帮扶实事首要一桩,就是安排协作资金 366 万元,为全州已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纳入监测预警范围的农村人口共 22.1 万人购买了防止返贫保险。全年下来,有 208 名因病、因灾、因学及因意外事故而陷入经济困境的群众获得了理赔,理赔金额达 126 万元,返贫风险得到及时化解。

■广州海珠区开展 " 灯塔计划 " 为瓮安县映山红社区打造社区共融体系。

多举措助搬迁群众就业

帮助易地搬迁社区孱弱者和残疾人稳岗就业也是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引入广州科技、文化、互联网等优势资源,把黔南的 136 个扶贫车间打造成为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致富梦工场。如惠水县的贵州依科达制衣有限公司,就提供了就业岗位 140 个,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达 3500 元以上,疫情以来也没有裁减一人。

授人以渔才是长远之计,所以工作组在全国首创了 " 异地培训 + 考试 " 及 " 订单班 " 培训模式,帮助搬迁群众提升就业能力。广州市海珠区联合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首创跨省设置 " 临时考场 ",帮助 91 名脱贫群众获得 " 粤菜师傅 " 职业能力证书;黄埔区与长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建设长顺县高级技工培训基地,采取 " 企业 + 学校 " 模式订单式培养,每年定向为中集集团提供 480 名焊工,实现了培训就业的无缝衔接。

非遗传承人培训项目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举措之一。工作组安排广州协作资金实施苗族服装制作、水族马尾绣制作、水族银饰制作、牙舟陶制作等四个非遗保护传承人培训项目,促进东西部非遗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让广绣与马尾绣 " 双绣合璧 ",采取 " 黔绣基础 + 广绣培训 + 市场订单 + 绣娘就业 " 模式,让劳务培训和就业帮扶无缝对接,让黔南的巧手工艺人也能增收致富。

■广州黄埔区为黔南州长顺县 6 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多功能运动场。

保障看病上学民生实事

在做好技术和就业能力帮扶的同时,基础硬件支持不能落下,让搬迁群众 " 上好学 "" 看好病 " 很重要——广州白云区在黔南荔波县高标准推进搬迁社区第五小学建设,帮助荔波县人民医院先后启动了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多项医疗技术实现了 " 零的突破 ";帮助平塘县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肛肠中心,补齐平塘县肛肠类疾病医治能力弱的短板。广州派驻的医护人员定期赴各县乡镇卫生院开展 " 医疗精准扶贫 "、" 万医下基层 "、" 下乡送医送温暖 "、义诊等活动,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更有效。

社区智慧平安项目也安排上了:在三都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荔波县兴旺社区等一批搬迁社区推动 " 智慧平安社区 " 建设,安装了治安监控摄像头、先进的 AI 人脸识别系统和社区楼栋智慧门禁等系统。

污水处理、二次供水等社区微改造工程接着来,补齐搬迁社区人居环境短板。长顺县广顺镇金竹花园实施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项目后,彻底解决了高层住户水压不足的问题。

■广州市海珠区联合广州酒家在黔南州瓮安县开展粤菜师傅培训。

各种社区便民设施和生活设施也建设起来了。荔湾区充分发挥社区治理和居家养老经验,打造惠水县明田街道移民后续养老托幼服务中心及移民后续基本住房保障项目,全面开展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就业、社区治理等后续扶持工作。白云区为罗甸县沫阳镇寿乡家园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全、逛得方便;黄埔区则帮助长顺县在 6 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分别新建了 6 个多功能健身场地,可以进行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还帮助独山县鄢家山社区安置点建成面积约 3500 平方米居民生活广场。

广州社区的关爱机制也引入了易地搬迁安置区。海珠区借鉴广州 " 党建引领 · 邻里互助 " 社区治理服务经验,开展 " 灯塔计划 ",组织瓮安县映山红社区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队伍,为独居高龄长者、残障家庭、特殊困难青少年等困难群体开展多层次多类别服务,帮助不同背景人群实现社区共建、邻里互助、幸福共享。

……

东西部协作持续进行中,广州还将继续助力黔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地擦亮 " 十项民生实事 " 品牌,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越尧 通讯员 姚屹峰

相关标签

就业 培训 广州 广东 贵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