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镇工作队经过反复走访论证,协助当地村委会修建一条长 2.2 公里的上山水泥路,方便机械、运输车辆、摩托车上下山。
1100 多亩的春砂仁深藏大山,汽车却开不进,劳作、运输都成了问题,在珠海的帮扶下,一条硬底化进山路正在修建;家门口的蘑菇种植基地也在建设,将带动农户一起种植、致富;针对好果蔬缺销路、产业发展慢的难题,将打通产销链条,推动好产品入 " 珠 " 融 " 湾 "……
五个多月来,珠海市对口阳江市乡村振兴驻阳春市春湾镇帮扶工作队(下称 " 驻镇工作队 "),通过调查走访、反复论证,切中产业发展脉搏,抓住合作社这一关键要素,扶持做强春砂仁、果蔬、食用菌等产业品牌,推动春湾镇乡村振兴。
打通进山 " 致富路 "
扶持春砂仁规模种植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驻镇工作队队长廖文告诉新快报记者,春湾镇是个农业镇,农户种植比较分散,全镇有 70 多个合作社,但实力不强,工作队考虑商量后,决定从提升合作社这个关键主体的内生动力入手,推动连片规模种植,提升春湾镇农业水平。
为此,驻镇工作队主动牵头镇分管领导、镇农办主任、有产业发展意愿的村委书记、镇村产业发展 " 领头雁 " 及致富带头人,召开乡村振兴产业研讨会,探讨符合春湾镇实情的产业发展类型和产业发展模式。
春砂仁是阳春的特色产业和地理标志产品,是一种食药同源的南药。春砂仁售价不低,但性喜阴。区垌村的钟蕉垌春砂仁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了 150 多亩春砂仁,对农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目前已采用 " 合作社 + 农户 " 的模式种植了 1100 亩春砂仁。但上山路很窄,汽车走不了,一到下雨天行人都寸步难行,直接影响了采摘和运输。
驻镇工作队经过反复走访论证,引入帮扶资金 100 万元,协助当地村委会修建了一条 2.2 公里的上山水泥路,还准备建一个约 150 平方米的烘干厂房,基本免费为春砂仁种植农户提供烘干服务。
在钟蕉垌村的上山路上,驻镇工作队队员陈志龙告诉新快报记者,道路已经铺好了几百米,不久后就可以开车上山了。钟蕉垌村村长钟任朝说,上山路硬底化后,对合作社的生产、销售帮助非常大,子孙后代也将受益,非常感谢帮扶单位的鼎力支持。
■在春湾镇刘屋寨村,通过整合撂荒地,引进了食用菌产业。
广辟果蔬市场
助推特色产品入 " 珠 " 融 " 湾 "
乡村要发展,必须有够硬的产业支撑。在春湾镇的刘屋寨村,通过整合撂荒地,引进了食用菌产业,采用 " 公司 + 科技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 " 的模式开展食用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为了扶持产业的发展,驻镇工作队引入帮扶资金做好配套项目建设,引导农户合作进行大棚种植。
新快报记者看到,种植基地已经平整好土地,多台机械仍在赶工。刘屋寨村委书记温计俭、村委副主任黄许乐告诉新快报记者,基地建好后,合作社将带动 13 个农户合作种植,预计还能带动 100 多名村民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
驻镇工作队调研发现,得益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春湾镇的果蔬质量很不错,但销路不畅,农户种植意愿不强。廖文告诉记者,为了扶持春湾果蔬的发展,驻镇工作队与珠海市 " 菜篮子 " 工程对接,联系珠海专业的果蔬批发市场,培育果蔬收运企业,将积极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春湾果蔬特色品牌;并打通生产、运输、销售链条,推动春湾果蔬远销珠海乃至珠三角和港澳市场,并带动农户参与种植,助力产业振兴。廖文说,目前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 图片:新快报记者 邓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