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第一届 " 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 " 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正式拉开帷幕。那一年,江雨格的中学生涯即将结束。课间,看着不久后就天各一方的朋友们,她画下了一幅画,将 8 位同学的身影留在一张纸上。这正是首届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的少年美术组一等奖作品《我的同学们》。
6 年过去,江雨格成为了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的一名研究生。记者见她的时候,她正在创作一幅画。点点水墨,即成花朵,或含苞羞怯,或热情盛放。周边有人经过,她丝毫不受影响。
想记录即将过去的中学时代,获奖时开心
从幼儿园时起,江雨格便喜欢涂涂画画。后来,父亲为她报名参加了美术课课外补习班。2015 年,老师带来一个消息," 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 " 第一届广东青少年书画正在征稿,要不要参赛?
" 我决定了要参赛,就跟老师一起构思,该用什么题材、什么方法画?因为中学时代就要过去了,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可以稍微记录一下?" 于是,江雨格跟 8 位同学要来了他们的照片,在业余时间慢慢地画。这是江雨格第一次画人像,对她来说算个不小的挑战,好在她基础不错、天赋不错,画画进行得很顺利。
《我和我的同学们》是这样一幅画面:暖黄的宣纸上,八个圆圈中是同学们的头像:侧面、正面,有拿花掩面的、有嘟嘴置笔的,让人倍感亲切。这正是中学生活的真实写照:艰难、充实、天真、珍贵。
" 获奖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话少的江雨格说。她的爸爸这么形容自家孩子:" 我这个女儿,比较文静、坐得住。别人都出去玩了,她还能坚持坐下来做自己的事情,不管是画画还是看书。" 江家传统是,吃完饭后,父母一起做丹青。耳濡目染,江雨格也爱上了中国画,并一直坚持下来。
江雨格的爸爸对于女儿获奖一事记忆深刻,他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当年江雨格受邀参加在电视台演播厅举行的颁奖典礼并和名家一起现场创作作品的照片,他说,感谢新快报发起的这个赛事,让青少年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艺术平台。
报考研究生:作品有一股灵气,让导师们眼前一亮
一年前,江雨格成功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的研究生。她的导师刘羽珊副教授说,雨格的考试考场作品和面试提交的作品集,给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 当时在众多工笔作品里面,突然看到具有一定基础的写意花鸟画,顿觉眼前一亮。从她的画作里能看出对传统写意笔法有一定的理解,在水墨的运用中流露出一股灵气,得到导师们的一致好评。总的来讲,比较扎实的传统笔墨基础,是她最大的优势。"
刘羽珊说,雨格选择她作为导师,她感到很高兴,如获珍宝。因为,在工笔画繁盛的大背景下,具有传统写意基础并愿意以之为专业研究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可以说凤毛麟角,更别说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了。
江雨格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8 月,她正研究黄宾虹的《古画微》,因为偏古文,所以找了关于这本书或作者的相关研究论文一起看。
其中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提到,陈传席教授将黄宾虹作品的过分理性与齐白石画作的生机有趣作比较,之后写下了一段话。江雨格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把它抄了下来:" 齐白石当然也是那个时代的异数,他映照出了一个时代画坛的无趣。而黄宾虹则映照出一个时代的无法,无真传统,无‘内美’。"
这些趣味独属于江雨格,或者说,独属于精深于此专业的人士,就像程序员钟情于数字 1024(1024 是 2 的十次方,二进制计数的基本计量单位之一)一样。
一位美术系的研究生要为时代贡献什么?导师刘羽珊说,美术学可细分为美术史、艺术史论、艺术与文化遗产、美术教育、书画与文物鉴定等等专业,其属于教育部划分的一级学科,包含师范类和史论类两种。与实用美术相比,真正搞美术艺术研究的人才并不多。
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更是中华文明、中国艺术的结晶。当今是经济、科技、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正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大时代,更需要能够担负起文化传承重任,学术修养全面,具有艺术感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 无论是美术创作,还是美术教育,都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我们需要在学术上坚持不懈,专业上深耕传统,具有扎实的中国传统绘画功底,进而能够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对当代艺术文化有敏锐的感知力、有批判性思维,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
江雨格正在朝此方向努力。对于导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她总是不声不响地认认真真执行并完成,自觉自律。对于那些藏在古籍古文里的学问,她没有挥霍本该肆意的青春,而是踏踏实实地念着读着。她的导师也一直相信着,自己的学生终能在写意花鸟画这一专业方向上所成就。
策划:洪波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摄影及视频:新快报摄影记者孙毅
视频剪辑:新快报摄影记者林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