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18 日,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立。研究院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全球化为背景,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文化发展战 略为切入点,突出系统思维和学科交叉,汇集世界一流学者,致力于提出新概念,建立新范式,形成新智慧,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全球化研究中心和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智库。
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晓源教授主持成立仪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发表讲话,希望研究院争创一流学术成就,建立高端智库,创新科研机制。全国政协 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一带一路 "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院士白春礼,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 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也致辞表示祝贺。
英国社会理论和社会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原院长、剑桥大学终身教授安东尼 · 吉登斯,英国社会学家和全球化理论家、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名誉教授罗兰 · 罗伯逊,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图宾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施寒微,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 · 柯布,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迈克 · 希尔等多位世界著名学者发来贺信 或视频,分享了他们有关全球化的最新观点。
朱永新在致辞中说:" 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全球化的推动者。过去四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对外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 进行。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在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既定政策没有变,因为全球化是历史大势,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化呈现逆转态势,全球化发展方向扑朔迷离。如何看待逆全球化?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全球化?" 世界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 "?为自觉回答这样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研究院于 18、19 日成功举办 " 全球化:现在与未来 " 学术研讨会。韩震、王宁、吴晓明、杨金海、金灿荣、李向阳、吴志成、张志强 、欧阳康、王义桅等来自全国各地的 42 位学者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一起成就了研究院成立后的首次学术研讨会,发表了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学科交叉,又高度聚焦、深度阐发、极度精彩的演 讲,奉献了一场关于 " 全球化:现在与未来 " 思考的思想盛宴。
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晓源教授介绍,研究院正组织世界一流学者编纂中国版的《全球化大辞典》,以国际化的编委会编辑出版《全球化研究》。同时,研究院将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 究,为推动大湾区建设全方位融入全球化作出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马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