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某事件余波未消。因造成重大教学事故和严重不良社会影响,宋某被学校开除后,网上不仅出现了为其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等谬论 " 洗地 " 的杂音,而且还对上传课堂视频的学生进行 " 人肉网暴 "。可见,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错误社会思潮,只要其存在的主客观条件还在,就不会轻易消亡。对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旗帜鲜明地反对,持之以恒地澄清谬误、以正视听。
一个基本的共识应该是: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相关史实不容置疑、不容辩驳,这关乎民族大义,也关乎人道底线。打开视频,宋某论及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人数,称 "30 万人是没有数据支持 ";说到中国历史,称 " 中国历史学家解放之后,乱造了上下五千年,其实没有那么多历史,上不到五千年三千年 ";针对国家公祭日的悼念宣传,称是 " 因为日本这次抵制冬奥会 "…… 课堂教学的发言罔顾事实、谬论迭出,没有历史敬畏,没有师德操守,相关机构与专业人士对此已严正澄清、严加批驳。" 宋某事件 " 也再次提醒我们,学校不是一个桃花源,学校讲台更应敬畏历史,不容历史虚无主义侵蚀。
近年来,个别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发表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一旦被曝光,总有以 " 学术研究 " 为辩解托辞," 宋某事件 " 后也有这样的声音泛起。实际上,学术研究可以有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但也要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在南京大屠杀一事上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绝不是 " 学术问题 ",而是虚无历史、扭曲记忆的 " 假学术行为 "。更何况,学术研究不同于课堂教学,后者是教书育人,是传授学生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走正路的重要途径,有底线、有规矩,更是不容历史虚无主义的污染扭曲。大学讲台不是自家卧室,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理应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坚持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令人担忧的是,人的头脑一旦受到错误思想的蛊惑,行为就会走样变形。我们看到,在宋某被学校开除之后,互联网上为其叫屈者有之,声称为其捐钱找工作者有之,不断混淆视听,制造舆论撕裂,甚至有声音将学生上传课堂视频的行为定性为 " 卑劣的告密 ",企图塑造人人自危的氛围来转移舆论批判焦点,还有人甚至对学生实施了 " 人肉网暴 " 等涉嫌违法的行为。凡此种种也警惕我们,历史虚无主义的土壤远未根除,对于相关错误言论,我们要及时、准确、有力地回击,用有说服力的论据澄清人们认识中的迷惑,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把思想搞乱、把人心搞散。
上传视频的人被 " 人肉网暴 "
"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 如何看待历史,决定着怎样走向未来。对待历史,不能有半点含糊。坚定不移捍卫历史真相,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底线、筑牢防线,以更为坚实的志气、骨气、底气,自信自立自强于世界的东方。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