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2-22
提案选粹丨破解“双减”难题,做好课后延时服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了有效落实国家 " 双减 " 政策,今年以来,全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启动中小学生延时放学的 "5+2" 措施。该项措施摒弃了过去中小学过早放学的传统,通过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把放学时间普遍延长 1.5 到 2 个小时左右。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家长下班晚而孩子放学早的矛盾问题,也是对国家对于中小学教学双减政策的积极响应。而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一:短时间交通压力如何缓解

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在实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多策并举、共同发力、推动解决。首先是社会交通压力增大。课后延时服务使得学生离校时间推迟,与社会公众下班时间重叠,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加大。

就此,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认为,应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建议交警部门根据各学校课后服务情况,细化 " 一校一策 " 措施,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强化交通疏导、加强路面巡检等措施,重点路段实行错峰临时劝导限行措施、倡导绿色出行,加派值勤人手。

问题二:如何让教师生活工作两不误

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可能会引起教师生活工作受到冲击。教师本身教育工作量增大的情况下,在校工作时间延长,导致教师自己的个人生活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照顾到自家孩子的接送和日常生活。

就此,他们的集体提案建议,要适当实施 " 弹性上下班 " 制度。对于课后延时服务对教师生活所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建议在不影响教学计划完成、不影响学校统一管理和不影响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对增加工作量的教师实行 " 弹性上下班 " 制度。

问题三:如何让教师们的课后付出和收入有所平衡

调研发现,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可能让学校、教师工作量增加。虽然课后延时服务属于国家 " 双减 " 工作的志愿行为,但现实中更多的依然由学校和教师承担,增加了新的工作量。同时,教师补贴未明确。对于教师新增加的工作量,国家、省市未出台具体的补偿标准和财政补贴资金。

就此,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尽早出台教师补偿政策。目前省市未出台落实双减工作的教师补偿政策,建议由政府部门根据国家 " 双减 " 工作政策,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教师 " 课后服务补助 " 政策并给予适当的政府资金补贴,并确保补偿按时发放。

问题四:如何缓解师资力量不足

此外,调研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实施课后延时服务还会让学校师资力量紧张。各中心小学势必对师资、教育课时计划等进行调整和改变,由此将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就此,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建议,适当配备增加学校教师。" 双减 " 政策实施后,社会培训机构教师从业人数大幅度减少,其中不乏优秀教师,建议在中小学校和教师教学高质量增加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学校情况,适当吸纳社会具有教师资格的社会教师,增加学校教师队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颜 晨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