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2-22
兰州新区西岔园区向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坚实迈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市委和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按照新区总体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基础配套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农业村镇快速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优美靓丽的现代新城,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隆冬时节,走进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双创基地,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标准蘑菇种植大棚排列在田间。大棚内,一排排食用菌棒错落有致,菌棒身上长满了肉肉的蘑菇,陈幡萍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工作。

" 我是第五批舟曲搬迁移民,以前在家就是做家务,没有经济收入,搬迁到新区后,园区组织我们培训,现在在蘑菇大棚工作,每个月有 3 千多的收入,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说起现在的工作生活,陈幡萍感慨万分。

据了解,园区通过劳务技能培训和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目前外出就业人员 3998 人,新区范围内就业 2795 人,人均年务工收入达 2 万元,促进了普通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辖区农业企业积极吸纳项目周边村民及舟曲避险移民群众,经过统一农技培训发展为产业工人,月收入均可达 4000 元。

" 结合省市、新区‘十四五’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园区聘请国内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深入调研各村基础资源和发展现状,编制兰州新区西岔园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1-2035),通过盘活农村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谋划打造蘑菇小镇等乡村康养旅游项目和食用菌生产研发基地、中药材育苗基地、智慧冷链物流园等产业项目,推动乡村振兴。" 西岔园区党委书记王炯说。

近年来,园区坚持龙头带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通过大力推广 "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 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累计建成日光温室 1155 座,玻璃连栋温室 4 座,拱棚 270 座,已投入生产近千座,主要用于优质蔬果种植、食用菌培育和中药材育苗等高效现代农业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建成高标准农田近 2 万亩,并全部完成种植,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走进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双创基地菌棒加工车间,机声隆隆的生产线上,一根根加工好的菌棒经过工人包装、高温消毒,将陆续送到种植大棚。

" 目前,基地已投资 4880 万元建成了一座菌棒加工车间,百菇采摘车间一座、工厂化出菇车间两座及 6 座发菌车间,可年产香菇菌棒 1500 万袋,平菇菌棒 600 万袋,生产液体和固体菌种 60 万袋,食用菌种植达产后日产食用菌 200 吨以上。" 兰州新区秦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泽文说,基地以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工厂化为基础,坚持效益与规模相结合,加快产业化布局,着力打造西北领先的食用菌种植与研发基地。

与此同时,园区着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引进国内龙头养殖企业新希望集团,占地 3500 亩、投资 5.64 亿元的大斜沟 70 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已建成运营,目前存栏 5.6 万余头,累计出栏仔猪 12.5 万头,育肥猪出栏 4 万头,园区一步跨入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养殖业的先进行列。

据统计,园区成立以来,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2.03 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4.28 亿元,四年来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21 年第一产业增速达到 26.7%,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升级;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 5 家,年产值 2.54 亿元,实现规上工业 " 零 " 的突破;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四年平均增速达到 113%,较 2018 年增长 453.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12 年托管之初的 5088 元,提高至 2021 年的 15100 元,增长了 2.9 倍。

"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兰州新区协同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 王炯信心满满地说," 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任重道远,下一步,园区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助推乡村振兴,全力打造乡村旅居康养‘蘑菇小镇’,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为建设兰州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贡献西岔园区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兰州 就业 共同富裕 培训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