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小区面貌完全不一样了,环境变好了,住得心情舒畅。" 最近,家住云岩区头桥路 1 号楼的居民郑开秀心里乐开了花,居住了 50 多年的小区大变样,楼房外墙重新粉刷,小区里硬化了路面、整修了台阶,窗户也更换成了铝合金窗户。
老旧小区改造 " 提档升级 ",农贸市场上演 " 变形记 "…… 在实施 " 强省会 " 行动的大背景下,贵阳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生态等民生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用一件件落地的实事兑现 " 让民生保障在全省的首位度显著提升 " 这一庄重承诺。
大力度、快速度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是贵阳市围绕 " 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 "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力推进 "15 分钟生活圈 " 的具体举措之一。
今年 8 月,贵阳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贵阳在参考设施配置聚集区、人口集中活动区的基础上,与街道办事处区划、城市更新单元、社区网格相结合,以步行 15 分钟距离(800 米至 1000 米)为半径,基本划定 140 个生活圈。
早上 8:30,带着孩子出门;8:40 将孩子送到精英新世界幼儿园,随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 5:30,下班后接孩子,在附近菜市场买菜,6:00 到家 ……" 如今生活确实方便,幼儿园、各种超市、便利店及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走路 15 分钟都能到达。" 家住观山湖区新世界社区的杨丽霞说,15 分钟生活圈不仅缩短了生活距离,还节约了生活成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贵阳市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12 月 20 日,贵阳贵安 " 筑人才 · 强省会 "2022 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贵州师范大学招引活动举行,贵阳学院、贵州振华新材料、中粮可口可乐饮料(贵州)有限公司等 100 余家用人单位、企业提供岗位 2970 个。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成 " 筑人才 "APP,推出 " 一企一策 " 招工服务稳定就业,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 …… 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贵阳市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 11 月,贵阳城镇新增就业 15.13 万人。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修文县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和坡耕地连片种植猕猴桃,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产业发展。今年,该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 16.7 万亩,年鲜果产量达 7 万余吨,综合产值达 22.2 亿元,辐射带动农户 5.4 万余人。
花溪区实施草莓产业提升工程,通过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提升品质、统一品牌等,将花溪草莓打造成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特色农产品。目前,花溪区的草莓种植面积达 3000 余亩,产量达 4500 吨,产值约达 2.5 亿元,直接带动本地农户务工 13 万人。
点 " 绿 " 成 " 金 ",生态红利人人享。贵阳市找准生态与富民的契合点,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初步构建起以生态为本、农业为基、农商文旅互促共融的综合产业,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伟)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