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虽寒,冰雪梦燃。
占地 8000 平方米的深圳龙岗国家冰球项目训练基地里,响起了一首清澈又空灵的钢琴曲,轻盈的音符宛若跃动在冰雪世界的小精灵,在璀璨盈亮的星空轻快舞动,带着“星星的孩子”的心愿飘向《冰雪星空》。
原创钢琴曲《冰雪星空》由国际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深圳市振兴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特聘艺术家刘骥创作。近日,他在冬奥冰上“错袜”艺术公益行动上倾情首演,送给深圳昆仑鸿星“不再孤独冰球队”以及深圳所有“星星的孩子”。
这种独语的美,传递着温暖瑰丽的光芒。
“愿冰雪星空璀璨”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ASD)。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烁在另一个世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表象 —— 爱穿错袜子。
冬奥冰上“错袜”艺术公益行动由此而来,活动现场所有人均通过“穿两只不一样的袜子”表达对“星星的孩子”等弱势人群及家庭的包容和接纳。该行动涵盖不再孤独冰球队“错袜”行动、冰上艺术疗愈、冰上艺术融合创作、冰上“错袜”音乐会等。
“冬奥会临近,我们希望借此盛会,传递体育关爱。”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总监、龙岗区冰球协会副会长王思腾说。
“错袜”音乐会由一首 1988 年冬季奥运会宣传曲《Winter games》开启,开头激昂的重音犹如运动员在比赛场上高光的时刻,随后偌大的冰球场响起了一阵清澈空灵的钢琴声,正是《冰雪星空》。
刘骥表示,2021 年夏天接收到创作邀约时,就被此项公益活动的意义和责任感深深打动,因此在构思整部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用最赤诚和朴实的态度去感受“星星的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最温柔的灵魂,选用《一闪一闪小星星》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的旋律贯穿整部作品。
“冰雪和星空,是我血液里深埋着的情愫。所以曲目开头,我把小时候那个经常沉浸在科学和艺术世界里,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儿,代入到了音乐里面。”刘骥说,“为了描绘出冬日冰雪之下的暖阳与孩童般的天真与闲适,我基于《一闪一闪小星星》的旋律,结合东方文化中特有的韵律做出相应技法的调整与发展。”
“创作过程中,音乐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让我感受到了照耀星河的冬日暖阳,也希望将这份温暖带给更多 ‘ 星星的孩子 ’。愿星空璀璨,‘ 星星的孩子 ’ 在世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护佑和关爱。”刘骥说。
温柔的琴,温情的曲,灿烂的冰雪星空在心间流淌。
特殊的队伍,特别的课程
《冰雪星空》响起之时,深圳昆仑鸿星“不再孤独冰球队”的队员们身着帅气专业的冰球服,滑向冰球场正中,收到了一份礼物 —— 第二期“不再孤独冰球队”孤独症亲子上冰公益课程结业荣誉证书。
“不再孤独冰球队”是龙岗区冰球协会响应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号召,于 2020 年推出的一项体育关爱工程,由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前队员杨丽莹担任教练。
被爸爸妈妈们牵着手、裹着厚厚衣服的“星星的孩子”,看着宽敞大气的冰场,眼睛里闪动着好奇的光芒。穿上专业的冰球装备,踏上冰面,“星星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满是欣喜,在冰场里无忧无虑地飞翔。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也是一次特别的课程。”王思腾介绍,经过前期选拔,龙岗区“不再孤独冰球队”已基本成队。这支队伍共有 20 名成员。在杨丽莹以及 2 名助理教练的带领下,孩子从一开始学习冰上站立、行走,实现“冰上初体验”,到学习滑行技巧、持杆技巧等“进阶”课程,一步步体验和感受冰球的魅力。
“这项活动对于孩子迅速建立独立能力及专注力能起到很大帮助,因为要在冰上学会独立行走和滑行,需要孩子的耐心和平衡力。”每次活动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杨丽莹就像孩子们的“妈妈”一样,每个孩子都信任地和她手牵手在冰上滑行一圈,还时常在她耳边说“悄悄话”。
杨丽莹表示,让“星星的孩子”对自己建立信任感是最为困难的。“我还记得他们第一次来场馆上课的时候,我打招呼、握手都没得到回应。后来我站在冰上,他们会主动滑行到我身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而且这些孩子们坚韧、努力,冰场上摔倒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不会轻易掉眼泪。”
4 岁半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天妈告诉深晚记者,她的孩子是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在社交、感觉统合上存在一定障碍。“学习冰球对小天的帮助很大,他以前无法接受别人触碰他。但冰球场上难免会发上碰撞、摔跤,几堂课后,他的反应都不那么夸张了。”天妈说,“冰球场很冷、场地很大,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空间,但每一次听说要上冰都很开心。虽然他很少和我分享上冰的感觉,但我主动问起来,他说的话变多了。”
天妈认为,冰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改进认知和社交能力。“我真的好希望这项体育关爱工程可以持续举办,帮助更多 ‘ 星星的孩子 ’,组建起一支真正可以参加比赛的冰球队,那一定非常赞。”
“不再孤独冰球队,我希望可以延续下去。作为一名体育人,我希望借助冰雪运动的力量,共同守护孩子们内心的冰雪星空。”杨丽莹说。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