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社会送来习习新风;
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广泛倾听民声,推动 " 上网交心下网服务 "" 网上问题网下解决 ",架起为民服务的 " 连心桥 ";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团汇集市民智慧,志愿者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程度,督促补齐文明短板 ……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
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过程中,贵阳市与时俱进创新探索,让巩固提升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人民持续获益的过程,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不断创造文明、积聚文明、传递文明。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贴心服务润物有声
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过程中,贵阳市积极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
从 " 新 " 出发,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贵阳市创新宣传形式,用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声音入脑入心。
从 " 需 " 出发,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贵阳市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机关、企业、学校、街道、村居,助力机关党员教育、学校德育美育、社区治理提升、农村移风易俗,不断扩大受众的覆盖面。
在抗击疫情期间,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全市各类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测量体温、进行出入登记、开展公共场所消杀等;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中,志愿者当好文明引导员,开展环境整治,劝导不文明行为,为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贵阳市建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 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0 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147 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1660 个,率先在全省实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科学普及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引领带动志愿服务团体、志愿者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贵阳市逐渐形成了 " 文明实践日 · 相约星期三 "" 您的银发 我的牵挂 " 等一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
要想更好地将优质志愿服务送到百姓身边,除了全覆盖的阵地、专业化的队伍,还需要现代化的技术。
贵阳市运用大数据,打造了以 "1+5+N" 为核心的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系统,构建了多级联动的网络志愿服务工作格局。"1" 即统一的管理平台,"5" 即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五大核心板块,"N" 指特色功能板块。
贵阳市整合盘活全市各部门各系统资源,深入推进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两心相悦 "。以 "1+5+N" 文明实践云平台为基础,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四级管理平台。
贵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快查。不断培育出见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志愿服务品牌。
贵阳市 " 和小朋友一起阅读 " 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 2019 年 " 春雨工程 " 志愿服务项目,获 2020 年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二等奖和第五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如今,在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 " 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五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反映诉求的主渠道,贵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 " 网上民声 "。
2019 年 12 月 4 日,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上线,通过网络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以 " 新闻 + 服务 " 的创新形式构建群众离不开的 " 连心桥 ",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更好、公共服务更优,城市更文明。
两年来,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为市民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共有 131 家单位部门入驻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接到群众的问题反映后,平台工作人员按区域、职能等分办给入驻平台的单位,相关单位按流程进行审核、转办、回复、限时办结。
2019 年 12 月 4 日至 2021 年 12 月 12 日,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累计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 28084 件,相关单位办结 24529 条,满意件 20491 件,办结率达到 95%,满意率达到 84%;累计发布稿件近 13000 条,点击量超 3.4 亿次。
数据无声,但我们分明感受到民声在回响;数据有力,那些从 " 键对键 " 到 " 面对面 ",从一个个诉求变为一个个现实的场景,又近在眼前。
" 从小区到学校没有公交车,家长接送孩子不方便。"2021 年 4 月,居民李女士在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留言道出这件烦心事。接到融媒问政转办案件后,云岩区水东路街道办事处立即将其列入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问题清单,着手开展摸排工作,挨家挨户电话调研,随后将这一共性需求反馈至市公交集团。市公交集团云岩分公司与居委会、交警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实地考察,决定开通从小区直达芳草地小学的定制巴士。5 月 17 日,未来方舟友邻社区迎来了期盼已久的 " 定制巴士 ",160 余户居民接送孩子上学的难题得以化解。
" 孩子上学方便多了,刮风下雨也不怕。" 住户吴先生说,定制巴士太暖心。
今年 1 月初,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接到群众反映,位于花溪十里河滩的腾龙湾跨河桥修建三年多仍未完工,附近居民要绕很远的路才能过河。经平台多次协调,该项目建设方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处理,腾龙湾跨河桥已于今年 6 月开通人行通道,附近居民出行再也不用绕行。
" 自从南浦路口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后,行人和车辆再也不必抢道混行,大家过街更有秩序了。" 长期在南浦路口值勤的志愿者李文兵说。
南浦路口的新变化,得益于群众贡献的 " 金点子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区一些人行横道和路口的交通矛盾日益凸显,不少市民通过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希望完善、加装人行过街信号灯。针对市民的诉求,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结合现场调研对各点位交通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最终选取 42 个人车流量较大的点位,于 2021 年 8 月 19 日启动 " 改造提升人行过街信号灯(安全岛)" 项目,通过加装 " 请求式 " 人行过街信号灯、增设路口渠化岛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人车秩序、护航群众出行安全。
……
通过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这座 " 连心桥 ",既为热心网友、市民提供便捷服务、排忧解难,也督促政府部门提升行政效能,激发群众关注贵阳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热情,不断助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让群众心底溢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
聚力共赴 " 文明之约 "
今年 8 月底,贵阳市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团再出发,走进贵阳市的广场公园、主次干道、文化场所、背街小巷等地巡访,认真地为城市文明 " 挑刺 ",督促市民改正不文明行为,补齐文明短板,着力寻找城市文明的美丽风景。
文明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贵阳市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团是市精神文明办同意成立和管理的志愿者组织,于 2018 年 6 月启动贵阳市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活动。
开展巡访活动,除发现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文明劝导外,巡访团的志愿者们还向市民宣传文明城市知识,提高市民对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
巡访团的志愿者来自社会各界,用行动践行着一个普通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关爱。他们中有退休老人、教师、道德模范、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工、大学生等,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年龄有大有小。每个人发现的问题都不一样,让各年龄段、各行业的人参与巡访,汇集每一个人的智慧,能更好地发现城市中的文明与不文明。
2021 年 8 月 28 日以来,巡访团走进主城区及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地,到农贸市场、公交车站、公园广场、宾馆网吧等地巡访。发现文明典型,如文昌阁景区环境干净整洁,有文明引导员,各类游客须知醒目;多地的农贸市场亮照经营,有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多处公共厕所卫生情况较好等。巡访员也发现部分地方存在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现场进行文明宣传和劝导。
发现文明,弘扬文明;发现不文明,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整改。每一个不文明现象的整改,就是贵阳整体文明的一次提升。
每一次巡访,每个巡访员每天行走的步数都在一万步以上,甚至有的超过两万步。这不是简单的行走,而是贵阳城市文明进步的足迹。
在邱淮南等多位巡访员看来,和前几年相比,城市文明程度变得更好了,希望能够通过志愿者的努力,继续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贡献力量。
每一次实地巡访的实况还通过新浪微博话题 " 巡访团来了 " 同步直播,吸引众多网友关注。从 2018 年 6 月开设至今,该话题的阅读量达 1359 万次。
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程度,巡访团用一次次巡访汇聚成贵阳城市文明的晴雨表,反映了城市不断向善向美的过程。
创新永无止境,在逐梦文明的路上,贵阳市将继续坚定脚步、铿锵前行。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金毛毛
编辑 段筠 实习生 陈庆庆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