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1-12-24
钢铁院士”崔崑:捐款千万助学 彰显大爱情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65 年党龄、73 年教龄,被誉为 " 钢铁院士 ";他,坚持助人为乐,常年资助贫困学生,几乎倾其所有。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崑。

2013 年以来,崔崑累计捐款达 1000 万元,自己却简朴度日。

捐款千万资助学子

1925 年,崔崑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经历过炮火连天的艰苦岁月,崔崑深知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不易。

从华中科技大学退休后,崔崑热衷于资助贫困学生。2013 年,崔崑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一同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 420 万元,用于设立 " 勤奋励志 " 助学金。

" 所谓‘勤奋’是希望受资助的学生要努力学习,‘励志’则希望他们有良好的品德,有爱国之心。" 崔崑对助学金取名,有自己的想法。

2018 年,崔崑夫妇又为 " 勤奋励志 " 助学金追加 180 万元捐款,每年资助的学生由 45 人增加到 60 人。

2020 年 7 月,崔崑和夫人朱慧楠做出一个决定: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 400 万元,设立 " 新生助学金 ",每年向 133 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各资助 6000 元。

谈起捐资助学初衷,崔崑说:" 我和老伴算是高龄了,生活上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工资还有一些结余。我们和女儿曾经商量过,有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捐款回馈社会。"

" 有生之年,我会一直将爱心助学做下去,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他说。

乐于助人 40 年如一日

几十年来,崔崑一直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有记录可查的助人善举要追溯到 40 年前。

20 世纪 80 年代,崔崑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时,有不少老师家庭困难,崔崑就拿出个人奖金,在学院里设困难互助基金。

谁家困难急用钱,就可从基金里取用,手头宽松时再补上,当时解决了很多老师的燃眉之急,也让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崔崑敬佩不已。

多年来,崔崑和夫人朱慧楠一直住在学校院士楼里,没给自己买过房子,家中也没有贵重物品,一些家用电器使用多年,电视还是老式 " 面包机 "。

对于自己吃穿住用,崔崑从不在意。2015 年春节,学院领导到崔崑家慰问,有同志不经意看到崔崑穿的白色衬衣领口破了,就说崔老大年初一怎么还穿着一件破衣服。崔崑笑着说:" 没关系,家里有新衣服,出门时把旧衣服再换下来,扔了太可惜。"

2020 年抗击疫情中,崔崑第一时间联系学院党委,交纳 100 万元特殊党费,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崔崑常对人说,钱够生活用就好,心有余力应多帮助别人。

" 钢铁院士 " 敢于担当

在很多人眼中,崔崑是一块千锤百炼的特殊钢,始终饱含为国为民情怀。

1997 年,崔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们称他为 " 钢铁院士 "。1944 年,崔崑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就读机械系专业;1948 年留校任教,便与钢铁结缘。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钢铁是工业脊梁,而高性能的特殊钢,更是托举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巨臂。当时的武汉大学并没有这个专业。

1958 年,崔崑被公派前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专业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

1960 年,崔崑学成回国。那时,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却无力自主生产,进口价格是普通钢 10 倍以上。" 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 崔崑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

没有控温自动化技术,崔崑常常通宵守在 1200 多摄氏度的盐浴炉旁,手指按着控温开关,眼睛紧盯着仪表数字,丝毫不敢懈怠。

最终,崔崑和研究人员一同研发了低铬模具钢,含铬率降低到 4%,使用寿命延长一倍,打破国外垄断。这种含铌基体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电子等行业中,按当时产值计算,崔崑研发低铬模具钢就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2 亿多元,为发展我国新型钢种作出巨大贡献。

2006 年,崔崑告别一线讲台,81 岁的他开始写书。2012 年 8 月,他完成《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专著。这本著作耗时近 7 年,达 200 万字,成为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 " 百科全书 "。(吴纯新)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相关标签

捐款 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 山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