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2 月 25 日," 深读诗会 " 第三十四期活动在《特区文学》杂志社文学会客厅举办。本期活动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对主题诗人高旗的诗歌创作展开了热烈探讨。
高旗是江苏盐城人,1967 年出生,大专学历。2002 年来深发展事业,业余爱好写作。和不少诗人的际遇相似,高旗对于诗歌的感知来源于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变故。1999 年,高旗所在的国企倒闭了,一直过着稳定生活的他一时间陷入了迷茫和无助之中,高旗跌跌撞撞地开始了北漂的生涯。在那段漂泊的过程中,高旗接触到了泰戈尔的诗歌,一句 " 幻景的网撕破了,在乱石墙中安身吧 ",陪伴他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高旗
2002 年,高旗来到深圳,当其他的 " 深漂 " 一族都在忙着淘金时,他却从这个城市中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在高旗的眼中,深圳不是五光十色的土豪聚集地,而是适宜诗人扎根的沃土。这座 " 花园城市 " 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山一水,唤醒了高旗体内的诗歌细胞。
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让高旗深信,诗不但会鼓励人们在泥泞中前行,同时也能让人沐浴在美的境界中,提升人的精神品质。高旗说:" 诗歌的光谱很宽泛,她可以带来语言和大自然的审美,也能辅助化解人和社会的困境。" 从此,高旗开始了 " 左手淘金,右手写诗 " 的生活,并从中深感到生命的充盈和饱满。
文化学者王世泰读了高旗的诗歌后感慨万分,他说:" 高旗之诗,与生活呼吸与共,意象灵动,目之所及,皆生灵感;不羁想象神骛八极,修辞巧致信手拈来,诗味或浓或淡,触人心弦,俱为妙章。"
通过词语高旗能够真切地触摸到这个世界与感知这个世界,甚至重塑一个真实的世界。从高旗的诗歌里读者看到了在当代诗歌中的深圳模样。
诗人魏先和评论说,高旗的诗会把人带离生活现场,然后又送回生活现场,转个圈回来之后,就发现生活变得不一样了。因为诗给生活赋予了奥义,让诗和生活都有了魅力。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军用三个 " 想象力 " 高度评价了高旗的诗歌特色:对词语的想象力,对于事物本身的想象力,对语言与事物双重缠绕的综合性想象力。张军认为,诗人的修辞性写作围绕着词与物这两个方向具体展开,诗人在进行诗歌写作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呈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在当下,不少诗人满足于对于日常生活平面化的叙述,有意无意地放逐了艺术想象力,因而,高旗坚持修辞性的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伦理与文化意义。
对于高旗的诗歌,诗人李瑄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高旗的诗并非 " 第一眼诗歌 " ——意象骇人," 惊 " 句迭出,让人乍一读就被震住了。读高旗的诗,需要静心慢品,探究出他在删繁就简的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深远意味。在读第二遍、第三遍时,读者就能捕获到高旗的诗歌中那种奇特的 " 双重性 "。
李瑄认为,高旗的诗,追求一种自然、纯粹、澄澈的诗歌美学,擅长用男性的视角、词语、力量,来表达具有女性色彩的意境与情绪,在风、云、花、鸟、瓷器、电影等喻体中展现出他细腻动人、缠绵悱恻的悲喜与思考。
诗人朱正安说,高旗的诗歌是一面热爱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旗帜,一直迎风而展,愈有风它的身姿愈舞动得更昂扬。
诗人魏先和认为,高旗的诗在呈现现实社会的同时,基本都有明确所指,而不是含混、虚无的,这使得诗人和读者之间没有障碍,读者不必花费时间去解构就可以得到阅读的快感。
诗人秦锦屏对此有同感,她评论高旗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发掘诗意,善于用白描的手法,传神地表达内心,在平凡中提取哲思,在小事物上开掘意象。" 高旗秉承着朴素的情怀,简单的意象,以真诚书写致敬诗歌,拓展着诗歌的精神内涵,让诗歌拥有了清秀婉转、灵动朦胧的别样气质。"
诗人费新乾通过高旗诗歌中的意象,读出了一种 " 慢 " 的特质。费新乾认为,诗人提取的意象多属于 " 慢物质 ",而一个诗人选取什么样的意象,决定诗歌的语言、气质、腔调,这就使得高旗的诗歌在深圳这座 " 快 " 城市有了一种特殊的反差美感。
诗人孙勇也从高旗的诗歌中读到了类似的特质,孙勇认为,高旗的诗有两个尤为可贵的优点,一是跳动着童心,二是洋溢着灵性。又得益于懂得克制,语言的节奏感好,因而他的诗就像童心与灵性的交响曲。
从大自然的鸟虫花草,到都市中的灯红酒绿,高旗时刻用孩子般的眼光打量着这一切,并兴致勃勃地与它们对话交流,在诗中显露出了对于事物本身整体出色的艺术想象力。诗人晏诗韵在读过高旗的《练习歌唱》后表示,高旗的诗贴近生活,常常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鲜活、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富有灵性的光辉,同时也饱含生命的哲思。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