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储希豪 文 / 摄)青蒿素是如何战胜疟疾的,我们该怎样保护长江,美味食物到胃里后会经历什么 ……12 月 26 日下午,江苏省第七届科普剧汇演暨颁奖活动在南京举行。现场,孩子们用 " 科学味儿 " 十足的精彩表演,让人了解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
△《青蒿大战疟原虫》
在科普剧《青蒿大战疟原虫》里,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的孩子们演绎了屠呦呦从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创制青蒿素的故事。通过饰演青蒿素与疟原虫形象,进行一次次 " 交锋 ",生动地展现了青蒿素的强大本领,以及科学家提取和制备青蒿素的艰辛科研历程。该校教师钱俊杰告诉记者 " 这部剧是孩子们花了一年的时间精心打磨出来的,既是对青蒿素进行科学普及,也是在宣扬传统中医文化。"
△《鹰眼护卫队》
南京市江北新区胡桥路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的科普剧《鹰眼护卫队》,则是以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响应长江大保护理念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孩子们在剧中饰演的中华鲟、江豚、胭脂鱼、鲥鱼等长江鱼类,以及志愿者、护卫队员等,用稚嫩的语气讲述了保护长江有多重要。滕欣琪小朋友说:" 如果不保护好长江,我演的胭脂鱼就会没有了。"
△《玉兔号失踪记》
现场表演的节目主题丰富。除了《青蒿大战疟原虫》《鹰眼护卫队》,还有关于生命健康的《食物的消化之旅》,反映航空航天成就和航天人精神的《玉兔号失踪记》,普及科学知识的《走进科学之地震》,以及南京聋人学校的学生们经过长达一年多准备和排练为大家呈现的历史主体科普剧《郑和宝船》。" 艺术和科普结合,是孩子们学习科普的新方式。" 江苏省科技馆副馆长张芳表示,孩子们用各自不同的表演方式为大家诠释了不一样的科学。
从 2021 年 7 月开始,江苏省第七届科普剧汇演活动正式启动后,全省各地汇演选拔报送了 99 部科普剧,参加科普剧汇演活动的创作与表演优秀作品评奖环节。
颁奖仪式上,幼儿组《玉兔号失踪记》、小学组《青蒿大战疟原虫》、青少组《穿越科学时空的对话》等 11 个剧目获得创作表演一等奖,22 个剧目获得二等奖,31 个剧目获得三等奖,同时,35 个剧目获得优秀奖,常州市教育局、镇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盐城市科技馆等 8 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