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1-18
潮州石板村:三驾稳健马车 振兴路上飞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石板村广场。

■石板村 " 两委 " 干部、驻村同志走访贫困户 , 为帮扶对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干净整洁的石板市场。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驱车从沈海高速潮州站出口下来 , 转上 539 国道 , 再踩一脚油门 , 在凤东路上开个 3 公里左右 , 就到了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的石板村。此时 , 车速不能太快 , 凤东路两边的各种市场、工厂、服装店、餐饮店等一个接一个 , 热闹非常 , 得仔细看清楚路牌 , 一不小心可就走过了。

走进石板村 , 一路都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 , 新修好的中心广场里 , 池塘碧波荡漾 , 新种的树在蓝天白云下一派生机勃勃。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 , 石板村突出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有了用武之地 , 发展农业种植 , 有了 " 一村一品 " 贡柑项目 ; 建工业园区 , 村民有了家门口的就业好去处。在村党支部的有力带领下 , 工农产业齐步走 , 有力带动了当地其他各项民生工作的推进 , 经济建设稳步发展 , 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逐步提升。

■新快报记者 杨升华

家门口的工业区吸引村民回乡就业

" 我们村的交通非常便利 , 四周都是路。家门口就是国道 , 转弯就上高速 , 村里到镇政府就几百米 , 是镇里的中心区。" 石板村党支部书记陈森伟热情地介绍说。

2003 年 , 铁铺镇开始计划建设工业区时 , 石板村就动了起来 , 及时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 把村里的土地 " 收起来 "。" 当时收地便宜 , 不像现在。" 陈森伟说 , 因为下手早 , 下手快 , 让村里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了租金优势 ," 当年很便宜 , 一亩地一年才 500 元 , 现在一年是 1700 多元 , 涨到 2000 元就封顶了。"

如今 , 整个铁铺镇工业区规模达 1800 多亩 , 石板村在其中占了 380 多亩。通过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 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 不断提升企业营商环境 , 吸引外地企业到村投资设厂 , 工业区里面已经有陶瓷厂、纸板厂、食品厂等几十家工厂。" 村里每年在工业区收的租金大约在 66 万元 , 村民每年人均可以分红 500 元。" 但陈森伟更看重的是工业区增加的就业出路。" 村里以前有不少人在外务工 , 现在很多人都回来了 , 村里有 300 多人在园区找到了工作 , 村委会也会帮忙协调 , 就算是五六十岁也有工打的。" 工业园区的建设 , 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 有效解决劳动力的出路 , 一些村民 " 洗脚上田 " 就近经商、务工 , 大家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工厂聚集 , 村民回归 , 工业园区周边日渐热闹起来。2020 年 9 月 , 紧邻工业园区的石板市场投入使用 , 市场里有 57 个档位 , 左边进去是海鲜档 , 右边进去是鸡鸭鱼肉 , 市场外面有 2 亩水泥地 , 白天做停车场 , 晚上提供给流动摊档过来夜市。

" 原来我们和附近的几个村都没有正规的市场 , 肉菜都在路边零散摆卖。遇到天气不好 , 大家不能出摊 , 村民和园区里的务工人员就只能去到较远的其他村市场去买菜 , 非常不方便。" 据陈森伟介绍 , 为解决周边村民、园区务工人员买菜难的问题 , 石板村紧邻着工业区新建了这个石板市场。" 市场建设投入了大约 250 万元 , 建好后我们承包给物业公司经营 , 每年能给村集体创收 30 多万元。"

合作社引入种养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

一个个婴儿拳头大小的绿色果子压满枝头 , 走近看 , 这些椭圆形的果子 , 个个外皮青翠光滑。这是村里的果蔬专业合作社从台湾引进、培育 , 指导村民种植的青枣。青枣个头大 , 口感脆 , 果形圆润具苹果、梨、枣的风味 , 台湾青枣还享有 " 热带小苹果 " 的美誉。

以农为主的石板村 , 过去种植的大多是茶叶、潮州柑等传统作物。近年来 , 合作社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的同时 , 注重培训和指导。" 青枣怎么种、怎么施肥、怎么喷药等 , 合作社都有请市农科中心、果树所农艺师来进行培训 , 现场向村民讲解种养知识 , 指导技术。" 陈森伟告诉记者 , 合作社不仅把专家请进来 , 帮助村民在水果种植上达到 " 高产、高质、高效益 ", 还带着村民走出去 ," 过去几年 , 合作社带着村民们到过广州、梅州、河源等地 , 去听课 , 去其他基地实地考察 , 看别人怎么养殖、种植 , 吸取经验。" 如今 , 村里种上了火龙果、番石榴、百香果等 , 最近还新引入了释迦果。

大多数的水果都很 " 娇气 ", 因此存储和运输都非常重要。合作社建设了水果储仓和包装加工厂 , 建立营销队伍 , 水果产品直接销往广州、深圳、汕头、无锡、温州、上海等果蔬批发市场。通过 " 公司 + 农户 " 的模式 , 合作社水果从种植、收购、销售形成一条龙生产 , 有效提高产业化水平。

2019 年 , 石板村申报了广东省 " 一村一品 " 贡柑项目 , 所得补助财政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园区水泥硬底化道路、机耕路、园区排灌渠道修建清淤以及购买种苗和有机肥改良土壤等方面 , 有效提高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截至 2020 年底 , 加入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村民水果种植面积达 4000 多亩 , 主要种植台湾青枣、潮州柑、皇帝柑和番石榴。合作社的潮州柑和台湾番石榴 ( 珍珠芭乐 ) 获得国家 " 绿色食品 " 认证 ," 贡柑引种及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 等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技推广三等奖。种养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 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 从而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环境整治

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石板村党支部现有党员 48 名 , 预备党员 1 名 ," 两委 " 班子 5 人 , 书记、主任一肩挑。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提高支部组织力 , 根据新一届村级换届工作要求 , 石板村围绕实现 " 三职一肩挑 " 和交叉任职两个 100% 的既定目标 , 坚持深入调研摸底、及早谋划、精心组织 , 于 2020 年 12 月 10 日完成支部换届 ,2021 年 1 月 5 日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 , 在湘桥区 121 个行政村中第一个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拆了旧猪圈 , 推倒危旧房 , 清垃圾 , 清广告牌 , 修池塘 , 修广场 , 修道路 ……2017 年以来 , 石板村按照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的农业农村发展总要求 ,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 ,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 党员、干部带头 , 从自家涉及的旧猪舍等开始拆 , 有了示范效应 , 再逐一入户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 , 一鼓作气对大家反映强烈、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铺户、房屋、猪舍、杂物间等建筑物进行全面拆除、清理、整治。" 陈森伟说 , 在 " 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 " 行动中 , 石板村共投入资金 108 万元 , 出动人力 850 人次 , 大型机械车辆 125 辆 , 拆除危旧瓦房 6800 平方米 , 清理旧猪舍 185 个 , 拆除旧房及露天厕所 32 间 , 清理垃圾杂草 5600 平方米 , 清理广告牌 51 块。

不仅要拆 , 更要建。在清理过的荒地、道路上 , 石板村建起了石板村寨前文体广场 , 重新修了池塘 , 进行了道路整治和绿化 , 新建篮球场、配置健身操器材并进行文化创设。村里还筹集资金近 120 万元 , 用于工业园区周边道路拓宽和硬底化 , 并落实周边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

" 现在村里发展了合作社 , 有了工业园区 , 建起来市场等 , 丰富了村民的收入 , 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机会。" 陈森伟表示 , 接下来 , 石板村将继续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 , 加快整体规划设计步伐 , 积极创建美丽文明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扎实开展各项民生工作 , 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