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为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维护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12 月 27 日,南京市规划资源局对江宁区 5 个传统村落上堰村、石地村、观音殿、铜山端、山阴村保护发展规划进行公示,征询意见。快来看看这些传统村落将如何变得更美,功能更齐全。
江宁区淳化街道青山社区上堰村位于青山社区中部,坐落在青龙山南麓。依据上堰村历史遗存分布划定上堰村的核心保护区,主要包含村落早期居民居住分布地点,以及村落传统格局关系紧密的物质文化遗存及自然要素等,面积约 1.01 公顷。村落将形成四个主题片区,水利科普教育区 : 结合水库植入水利观光项目,开展水利科普体验教育。传统人文景观区 : 对村落闲置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融入传统诗词文化。纵情田园体验区 : 鼓励游客体验自制旅游纪念品,策划村民市集等活动,售卖当地特色产品。依托耕读文化,引导游客深入田园体验农事劳作。滨河休闲漫游区 : 依托团结河改造工程,提升河道景观风貌,在水面开阔地带进行滨水观光建设,体现上堰的山青水美。在交通上,建议贯通上堰西侧青年驿站至南侧村庄入口道路,缓解穿越村庄主要道路的交通压力。
△石地村空间结构图
汤山街道阜庄社区石地村东与句容相邻,北与作厂社区交界,西接高庄、上峰社区,南临宁西村。核心保护范围以小石地为中心,把 " 活水环村 " 的村落格局整体纳入本次保护发展规划的核心保护范围,面积约为 4.2 公顷。石地村基于农业生产的水乡特色空间重塑形成 " 两环三园 " 的空间风貌格局。两环为水乡内环和田林外环。水乡内环 : 小石地环村落水系,形成村落水系内环,展现水美乡居特色。田林外环 : 水系流经田园,村落和森林,形成外环。三园为水乡居、水田园、水林间。水乡居 : 村落生活部分,展现水乡生活面貌。水田园 : 大面积水稻种植田,展现水乡农业景观。水林间 : 南侧生态林地,展现水与生态的关系,体现生态湿池之美。
△观音殿规划功能结构引导图
秣陵街道元山社区观音殿位于元山社区西北部,与银杏湖乐园景区门户相望。规划将观音殿中部低洼冲地,乡村市集以及古井所处的岗地划定为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进行整体保护,面积为 2.38 公顷。规划形成 " 一轴、一环、三区、三节点 " 的结构。" 一轴 " 非遗市集体验轴 : 指以传统市集为轴,沿街巷布置主要非遗类文化服务设施的格局,形成村庄非遗文化体验和景观轴线。" 一环 " 村落山水游览环线 : 指由环村道路及其串联的各公共空间所形成的村庄游览环线。" 三区 ": 分别为传统乡村记忆片区、网红民宿体验片区和亲子研学片区。" 三节点 ": 指三处公共服务节点,分别为入口旅游服务节点、村中古井广场节点、北侧亲子采摘节点。
△铜山端规划功能结构引导图
此外,禄口街道溧塘村铜山端传统村落,将形成 " 一带两心三区 " 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带 : 宁高新通道旅游联动轴。两心 : 游客服务中心、山油茶展销中心。山林体验区 : 结合山油茶产业及山林活动项目,再现文化风韵,体验山林闲趣。乡居风貌区 : 通过古村游览、农家体验等活动的塑造,延续村落文脉,还原乡村底蕴,唤醒乡愁记忆。田园耕读区 : 以传统渔樵农耕为主题,展示传统农业文化价值。
△山阴村规划功能结构引导图
禄口街道曹村村山阴村传统村落则形成一轴双廊两区多节点。一轴 : 沿山阴路,村庄对外交通形成道路景观轴。双廊 : 两条农业景观渗透廊道,村落组团之间景观相互渗透。两区 : 依据现状村民聚居点分布,自然形成南北两区景观风貌组团。多节点 : 主要是两个村口门户节点及每个组团的独立景观节点,临近开敞水面的节点作提供村民休闲活动场所。同时,村内空间规划一处健身小广场,供村民日常健身活动。
(图片来自南京规划资源局网站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