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26 日,由广州市文联主办的第十五期 "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读书沙龙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于线上举办。活动邀请到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围绕个人学术专著《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以 "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传播路径演变 " 为主题,介绍了粤剧这一岭南经典艺术形式与区域文化传统间的深层联系,并梳理出粤剧传播路径的历史演变。
" 南国红豆 " 根植于岭南文化
罗丽首先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历史概况。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新的区域经济概念,但这一概念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建立在珠三角地区历史、经济、文化的深厚积淀之上。罗丽说道:" 历史上,这个地区在方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亲缘观念、市井风情等方面都显示出一致性,构成相对完整独立、内部各要素同源共生的珠三角文化区域。"
这一区域的戏曲以粤剧为主。它 " 孕育于广府文化的传统土壤,成长中不断吸收广府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的养分,在广州、香港等城市中接受近代文化变革的滋润得以新变,成为广府地区雅俗共赏的娱乐文化,流淌着广府文化的民俗文化血脉,是广府族群共同的文化印记 "。
粤剧的产生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自汉唐至明清,广州作为通商口岸,是中国对内、对外贸易的中心。繁荣的经济促进了民歌、民乐、舞蹈、说唱文学等文艺形式的发展,出现 " 粤俗好歌 " 这一说法,这为粤剧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 17 世纪中叶,弋阳腔、昆腔等外来剧种流入岭南。18 世纪后期,本地艺人借鉴外地剧种经验,成立本地班,使梆子、皮黄等剧种的音乐与粤语语音融合,逐渐形成地域韵味浓郁的粤剧音乐。到民国时期,粤剧已完全使用粤语方言。1957 年 5 月,周恩来总理在 " 昆剧《十五贯》座谈会 " 上谈到粤剧改革时,将粤剧称为 " 南国红豆 ",从此,这一美称便流传下来。
" 粤剧发展史是一段不断流动的传播史。" 罗丽介绍,随着广东与周边各地的交流不断加深,粤剧表演不仅是广府地区节日、宗族庆典、宗教祭祀的重要活动内容,还随着省港班的流动在香港、澳门等地落地生根,甚至流布于海外,在华人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罗丽说道:" 粤剧在异国的传播呈现出年代早、地域广、形式多与影响大的鲜明特征,这是中国戏曲域外传播的独特现象。"
粤剧的 " 存在空间 " 如何演变?
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国戏曲发展史就是戏曲艺术使用不同媒介进行传播的历史。罗丽认为,在粤剧舞台艺术本体之外,借由观演空间、传播媒介的新变,粤剧的传播路径不断演变,由此生成了粤剧的 " 存在空间 "。
她进一步阐释道,各种在都市里形成的演出场合,可以视为随着戏曲的发展而产生的 " 转换场合 ",如剧场与影院。此后,随着物质传播媒介的改变,包括剧本、报刊的印刷出版以及唱片、电影的制作等,粤剧得以批量生产传播。其观演关系、感知接受方式、观赏(阅读)场合、传播途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单个兼具视听经验的公共舞台演出,发展成为散落在多个不同私人观赏场所的视听体验,时间和空间均发生了压缩。
时空上的压缩使单向度的视听观赏体验可重复化,既保存了现场表演,还使得这些表演获得了舞台之外的生存空间。因而,粤剧影视是舞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粤剧传播路径的演变不是单纯的更替与取代关系,而是新兴传播形态的不断叠加与相互兼容。罗丽总结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典艺术形式的粤剧,百余年来通过不同观演空间以及不同传播媒介的革新,既记录下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赓续着粤剧作为区域文化的血脉,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展现粤剧电影守正创新的实践品格
在粤剧艺术与电影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相对独立的粤语电影逐渐发展起来。它涵括了粤剧和电影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既与中国的戏曲电影存在横向共时关系,也与香港电影存在纵向的历时关系,与粤语电影的发展更是紧密相连。
由于戏剧电影涵括粤剧和电影两类艺术," 应该偏重于电影还是偏重于戏曲 " 始终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罗丽表示,在戏曲与电影彼此融合的不同阶段、不同剧种、不同作品中,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面貌。判别作品优劣,也不应仅仅从戏曲电影是忠于戏曲还是忠于电影着眼,而更应该秉承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作品的各项艺术要素进行细致考量。" 这是对戏曲电影更为客观、更为理性的判别方式,也是新时代呼唤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的发展路径。" 罗丽说道。
近年来,粤剧电影《柳毅奇缘》《白蛇传 · 情》等作品的成功,为粤港澳大湾区粤剧电影的当代实践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中,罗丽还进一步总结了这些优秀作品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她认为,长远来看,要把戏曲电影的宣传、发行作为推动戏曲传播的重点,整合城市院线、农村院线、数字院线、移动传媒、新媒体、网络等发行渠道,打造剧目周边宣传以及衍生品生产的 IP 产业链条,建造属于戏曲电影宣发的专用平台。
罗丽说道:" 只有戏曲电影真正进入市场,拥有成熟稳定的观众群体以及有效的票房,才能激活戏曲电影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以电影的传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真正展现新时代戏曲电影‘守正创新’的实践品格。"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
据介绍,该书于 2021 年 1 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罗丽继《粤剧电影史》和《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之后,关于粤剧电影的第三部专著。该书作为 " 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 " 立项并出版,对岭南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脉络中的粤剧源流、粤剧本体艺术、粤剧影视文化在不同载体上如何 " 存 " 技艺与 " 续 " 记忆,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诠释了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形态在美学碰撞中实现融合的现象,对戏曲电影制作模式与产业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戏曲影视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