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27
深晚报道丨行业领先企业有何共同“秘诀”?这场专题讲座干货满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日,一场主题为 " 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及模式:基本认识、经验和挑战 " 的专题讲座在深圳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小洪受邀做主讲。讲座以我国 40 个领先企业的创新经验,从企业创新视角讨论了我国产业创新的能力水平及基本模式。

据悉,此次活动由哈工大(深圳)深圳高质量发展与新结构研究院、深圳市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

科技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有利于企业改进创新管理、政府改进创新政策,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在讲座中,陈小洪阐述了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基本含义,并提出科学、技术、工程知识虽然相通,但功能、相应知识的性质、机制及与创新的关系也有所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发生的机制可以用技术可能性、需求规模和可专属性三个因素说明,并且创新需要三个基本投入要素:知识、资金和企业家。

陈小洪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这 40 个领先企业成功创新的基本经验。第一,创新战略始终抓住技术与需求结合的关键,而且创新战略因 " 时 " 而变;第二,重视通过研发及改进创新模式,不断提高研发创新的效能效率,并取得很多突破性创新成果,有原始创新,亦有追赶型突破性创新;第三,建立了覆盖研发及创新战略、管理流程及基础的创新管理体系;第四,创新战略与发展战略互动支持;第五,能够抓住环境、需求和技术轨道变化进行创新;第六,重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进行创新;第七,国家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支持了企业创新。

经过对领先企业的经验研究和国内有关研究,陈小洪表示,以领先企业为代表的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进步很快,已经能够紧跟国际先进水平,有些企业达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水平;但我国企业在知识、技术、产业基础和供应链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

产业创新的未来会如何演进,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陈小洪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一一表达观点和看法。在国家层面,陈小洪认为,到 2035 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创新模式将是政府协调统筹功能更强、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国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其中的基础研究投入的总量以及比重将达到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

在产业层面,陈小洪表示,未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将涌现,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产业将从追赶创新变为紧跟、并跑、引领创新并举,出现更多的群体创新、连锁创新。

在企业层面,陈小洪指出,更高质量及水平的协同创新、整合创新、迭代创新、开放创新模式将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效能的基本方式;陈小洪认为企业的突破性创新非常重要,但并不反对源头创新,要出现更多的颠覆式创新;此外,要强化与创新互补的制造及市场能力,夯实制造能力基础;要形成更高质量的科学、严谨与自由研究结合的研发及创新管理模式。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李其聪 实习生 徐小常

相关标签

供应链 深圳 讲座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