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社区 113 栋楼,全部配上了‘双楼长’,有了他们的加入,社区工作更好干了。" 最近这段时间,得益于新泰市大力推行的 " 双楼长 " 制,银河社区工作人员金厚萌负责的疫苗接种、反诈 App 安装等工作进展都很顺利。
全市 3050 栋住宅楼都有 " 双楼长 " 是新泰市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活动中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通过以楼栋为单位,分别设立 " 居民楼长 " 和 " 双报到 " 楼长的方式,确保把小矛盾化解在楼栋内,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今年以来,新泰市坚持把开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标准,围绕解难点、破阻点、疏堵点、创亮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 " 急难愁盼 " 问题,将 " 小事情 " 办成 " 大民生 ",传递新泰高质量发展中的暖心温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目前,全市确定的 312 件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项目,已经完成 311 件。
用心
" 社会公示 + 挂账销号 " 解难题
" 以前我只要在家里,俺对象就得在家伺候我,啥也干不了,家里也就没了经济来源。自从来了‘如康家园’以后,俺对象白天能去厂里上班了,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近日,得益于新泰市打造的集康复、辅助就业、日间照料、休闲娱乐于一体的 " 如康家园 ",果都镇村民崔玉龙的生活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为给残疾人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新泰市统筹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成立 " 如康家园 " 建设专班,建立健全了联席会、碰头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着力解决残疾人服务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打造 " 如康家园 " 服务品牌。今年,全市共建设完成 " 如康家园 "4 家,60 余名残疾人已入住。
" 人上了年纪,在家待着也没事干,有个能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地方真是太好了,这样的条件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自从社区有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青云街道银河社区 74 岁老人史新平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休闲娱乐,中午还能吃到食堂免费的午餐。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新泰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为民办实事上。为此,当地印发《关于报送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项目清单的通知》,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围绕解决群众 " 急难愁盼 " 问题,开展服务群众 " 大提升 "、民生难题 " 大排查 "、联系群众 " 大走访 " 实践活动,广泛征集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事项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新泰市将常态化抓好抓实民生实事作为重点,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里成立 9 个巡回指导组,跟进指导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实行挂账销号制度,滚动式推进,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为民办实事清单台账和经验做法,确保实事项目有序有力推进和按时完成。
用情
312 件民生项目涵盖多方面
" 现在小区新修了道路绿化,做了楼体保温层和楼顶防水,更新了窗户及单元门,增加了公共活动区域。这样的改造都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新泰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让家住福田小区的居民崔传友高兴得合不拢嘴。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群众关心的 " 急难愁盼 " 问题。新泰市将老旧小区问题列入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任务清单,先后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15 个、4686 户,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的 " 幸福指数 "。
聚焦群众关心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泰市纪委监委机关将其纳入 " 群众最不满意的 10 件事 " 集中整治行动,成立 10 个一线监督组,查处整改问题 133 个。宫里镇岳家庄村一周时间筹集到近 50 万元,加班加点打深井 2 眼、铺设管道 2 万多米、建设水泵 2 处,让村民吃上了 " 幸福水 "。对此,该村党组织书记李红说道:" 全村 420 户、1200 多人得天天用水,父老乡亲吃不上水就是我失职,就是再难,我也得想办法解决。"
针对社区管理难题,新泰市创新实施 " 红色物业 " 工程,先后开展了卫生保洁、消防安全、飞线治理、液化石油气等六大治理行动。累计畅通消防通道 94 条,整治飞线 32 千米,设置充电桩 1254 个,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围绕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新泰市还先后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城市道路路灯提升改造工程、龙北路青云段大修工程、法律援助进万家工程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其中,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已投资 4.4 亿元,建设泰安工商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续建向阳实验学校、一实小银河校区,建设面积 11 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建立中小学午餐补助机制,每年补助 4200 余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新泰市先后分两批确定 312 件 " 为我群众办实事 " 项目,内容涵盖供水、用电、教育、养老、社保、医疗等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扎实推动学习教育成果向高质量发展实效转化。
用力
狠抓 " 最后一公里 " 不放松
" 你们的办事效率实在太高了,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新泰速度’ "。近日,得益于 " 云勘验 " 平台,新泰市犟毛驴驴肉馆负责人梁嘉豪在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指导下,十几分钟就完成了食品经营许可现场的勘验,当天拿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 云勘验 " 是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中,为破解市场准营审批中勘验现场效率慢、多次跑的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当地利用大数据和 "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 手段开发的微信小程序,由传统人工 " 面对面 " 现场勘验转变为通过视频连线 " 屏对屏 " 的网络 " 云勘验 ",实现了审批许可事项 " 不见面 " 审批。
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新泰市医保局依托 "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 爱山东 "" 泰安医保 " 等 App,注重发挥 " 新泰医保 " 微信公众号、" 泰好办 " 自助终端作用,把医保业务从实体窗口引向网络和手机,打造了大厅医保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定点医药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参保企业 " 三层多点 " 医保经办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参保群众。
为精准打通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最后一公里,新泰市先后建立了民生实事定期走访排查、"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清单建立、巡回指导督查、" 周调度、月分析、季小结、年终评价 " 工作推进等制度,形成 22 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对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 " 小升规 " 重点培育企业建立 "1+1+1" 包保服务机制,推动了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所求尽所愿,所盼皆可期。项项民生实事落地有声,件件实事回应群众期盼,事事办到群众心坎,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最直接的实惠,也敲响了新泰百姓稳步向前的 " 幸福门 "。
【特约记者 赵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