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回眸 2021,合肥主城庐阳以不懈奋进换满城新景,向全区人民交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这一年,有实力。庐阳产业体系扬优升级,金融业增加值和税收占全市比重三成以上,全区限上零售额突破 530 亿元,稳居全省首位,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超 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超 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 35%,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 1230 亿元,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城区第 85 位。
这一年,有格局。老城保护更新系统推进,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步稳蹄疾,长三角国际贸易中心加速崛起," 一核一地一中心 " 城区发展新格局英姿尽显。
这一年,有品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区风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秀美宜居,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一系列欣喜成果为 " 首善之区 " 写下精彩注脚。
岁月峥嵘,初心如磐。庐阳,朝着新的时间节点—— 2022,进军!
" 一核一地一中心 " 燃爆庐阳高光时刻
分立于庐阳南部、西北部、北部,一核、一地、一中心遥遥相望、携手与共,形成庐阳未来发展的稳固大三角。
老城,是历史的馈赠。
夜幕低垂,淮河路步行街人潮涌动,不远处的逍遥津公园灯火阑珊,蘧庄大戏台上,庐阳区委 " 一线为民 " 理论宣讲团艺术化宣讲刚刚结束,庐阳戏院精彩节目接续上演,台下老中幼三代人意犹未尽。
依托于老城保护更新战略,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创建工作加速推进,其主街及 15 条后街小巷陆续完成改造,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拱辰邻里中心、未来社集合等 8 个项目竣工亮相,藕东 · 塘西、勤劳巷等 15 条特色街巷华丽现身;逍遥津公园焕新回归,持续彰显人民公园本色 …… 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庐阳大街小巷。
改头换面中,一批老字号新店开业,宜家家居、银泰二期等旗舰级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全区限上零售额突破 530 亿元,稳居全省首位。庐阳金融集聚态势也在发展中不断凸显,2021 年,全区金融机构达 331 家。金融商贸最繁荣、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全省消费核心枢纽建设步伐愈发坚实。
科创,是时代的献礼。
位于庐阳区三十岗乡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之重器云集,创新动能涌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雷电防护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等数个世界前沿科研项目在此孕育,沿着 G206 连接线一期工程(三国城路)一路行驶,合肥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如平地惊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未来,这里将成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全国重大科研项目的孵化基地。
2021 年,庐阳区靠前服务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规划编制,保障聚变堆园区工程建设竣工,启动科学小镇(南园)路网征迁,完成滁河干渠道路改造提升,用时 138 天实现 G206 连接线一期工程(三国城路)全线贯通,刷新全区道路建设最快纪录。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生态环境最自然的最美科研圣地正由一纸蓝图落为现实。
长三角一体化,是发展的机遇。
围绕打造产业特色最明显、内陆开放最前沿的长三角国际贸易中心这一目标,庐阳区高标准编制庐阳北部中心产业及空间规划,全力推进合肥国际陆港、中外运供销物流园、庐州海关入驻,提升中欧班列在 " 一带一路 "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预计年内开行 666 列、位居长三角第 2 位;大力推动中韩人寿保险、秦森园林等 67 家长三角企业签约落户,占全区招商投资总额超八成;继金融广场和大数据产业园之后,IE 果园获评 "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
桩桩件件,成为庐阳区在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产融结合等赛道实现长三角 " 并跑领跑 " 的最佳见证。
民生答卷温暖厚重 群众笑脸成 " 首善 " 勋章
" 在全省率先开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专区,实现首批 74 个事项跨区域办理 " ——央视新闻联播的聚焦让 " 庐阳做法 " 受到广泛关注,事实上,这只是该区走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缩影。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2021," 发展为民,发展惠民 " 在 " 首善之区 " 愈成体系,庐阳领全省之先,以一件件群众关心关注大小事奏出社会民生事业的美妙乐章。
一年里,庐阳公共配套更加完善。轨道交通 5 号、8 号、S1 号线等重点工程高效推进,五河路、清源路等断头路即将打通,平圩路、谢集路等 11 条道路建成通车,16 个公共停车场完成建设,新增车位 2164 个,市民出行和停车难题逐步化解。庐阳市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 4 个乡村振兴项目完工,18 个项目有序推进。
一年里,庐阳城市空间更加通透。杨冲、何大郢等 9 个项目启动征迁,山林岗、韩小店等 6 个征迁项目完成扫尾,全年征迁 72 万平方米,电子 16 所、中澳学院西侧等 8 宗 601 亩土地顺利上市。全面拆除违法建设 125 万平方米,完成桐城路、益民街等 6 条道路架空线整治。
一年里,庐阳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河长制、林长制深入实施,环境专项监督长制试点推行。水源地环境问题 " 清零行动 " 深入开展,四里河水体达标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 三河两库 " 水质 100% 达标。全区 PM2.5 均值浓度同比下降 12%,空气优良率 84%。城区垂直绿化、郊野环境整治等 7 个项目陆续完工,全区新增提升绿化 91 万平方米,新建绿道 9.2 公里,植树造林 2100 余亩。
一年里,庐阳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全面落实 " 双减 " 政策,稳步推进 " 双区 " 创建,1 所中学和 4 所 " 国企办园 " 投入使用,新增学位 4050 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到 54% 和 87%。紧密型医联体、婴幼儿照护等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 67% 和 95%。" 智慧就业 " 平台助力 1.8 万人精准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 2600 余个,实施 " 夕阳关爱 " 工程,全面建成城乡养老服务 " 三级中心 " 体系,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 50.4 张,位居全市第一。
一个个 " 小确幸 "、一份份 " 大温暖 " 随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实现飞往了庐阳的千家万户,全区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 六大工程 " 阔步庐阳发展新征程
浩荡东风吹拂庐阳大地,播下合众共生的种子,期冀共享共赢的明天。
2022 年,庐阳区将着力实施 " 六大工程 ",以更大力度、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 " 一核一地一中心 " 城区发展新格局建设,为 " 十四五 " 高质量发展留下浓墨重彩。
——实施 " 创新驱动 " 工程,全力保障科学新城建设,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构建最优创新生态环境,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努力把科技创新 " 关键变量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 " 最大增量 ",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实施 " 产业强区 " 工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增长极,提升文旅产业影响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动力源,不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稳步提升产业规模效益。
——实施 " 对标看齐 " 工程,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转型,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先进经验,深度参与长三角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交流合作,在一体化进程中谋求新的更大发展。
——实施 " 品质升级 " 工程,聚焦城区功能形象提升、城区管理水平提标、城区生态环境提质。不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以绣花功夫扮靓主城颜值。
——实施 " 民生优先 " 工程,提供更加优质的首善教育、更有品质的健康服务、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实施 " 提速增效 " 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高效政府建设、廉洁政府建设,实现政府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在庐阳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创新 " 二字被频频提及。作为合肥 " 长子 ",庐阳紧跟合肥创新步伐,在合肥勇当 " 两个开路先锋 "、加快实现 " 五高 "、聚力建设 " 七城 " 征程中主动作为,勇闯新路,通过推动科研和产业齐头并进,为庐阳乃至合肥未来发展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规划中,依托于能源研究院科研方向,庐阳区将布局 " 未来能源谷 ",着力招引一批新能源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工投创智天地、科大创新园等载体,加快大数据、智能智造、芯片、光学等产业集群发展。与此同时,围绕重大产业化科研成果,量身定制成果转化场地,加快启动中试基地和专业化园区建设,打通 " 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中试—产业化 " 的梗阻,努力将庐阳打造成为全市 " 三就地 " 的先行区。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庐阳意气风发,将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着力建成彰显合肥历史文化核心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自信的姿态阔步 " 十四五 " 新征程,奋力谱写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和长三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庐阳来啦!
通讯员 何晓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