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28
深晚报道 |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报告发布 深圳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全国第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创新人才的现状和演变趋势如何?加快培育创新人才路在何方?12 月 28 日,深圳人才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创新人才指数 2021》报告。《报告》聚焦 " 城市 " 和 " 高校 " 两个指标,通过量化、客观、系统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反映中国创新人才数量及质量真实情况。

其中,"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 2021(城市)" 从人才规模、人才结构、人才效能、人才环境四个维度评估各城市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

《报告》显示,不同城市间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北京以总分 97.65 领跑全国。上海(82.77)、深圳(82.07)位列第二、三名。此外,创新人才指数前 20 强城市存在明显的区域聚集效应,广东省入围城市最多,其次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进入前 20 强。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课题专家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介绍,城市创新人才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创新人才对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价值显著。同时报告也表明我国各城市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总量短缺,现有人才队伍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且创新人才在赋能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亟需进一步提高。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 2021(城市)综合排名前 20 榜单。

"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 2021(高校)" 则从中国高校培养的顶尖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商业创业类人才以及大国工匠人才四个维度评估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情况。

《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呈梯队化和差异化并存的特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顶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表现出很强的综合实力,在顶尖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商业创业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四项指标上均表现突出。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排名前十的高校在各项指标上也表现出均衡发展态势。

此外,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差异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商业管理人才指标上表现亮眼,仅次于清华大学,高居榜单第二位;景德镇陶瓷大学则在大国工匠人才指标上高居榜首,充分显示其在高级工艺技师类人才培养及以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 2021(高校)综合排名前 20 榜单。

"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是人才工作目标设定、预期管理、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深圳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幸辉表示,"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力争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创新人才个体、高校及政策决策者的可信参照,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借鉴。"

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相关标签

清华大学 深圳 人才培养 上海 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