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栾永胜 记者 刘静妍 文 / 摄)在南京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展示馆里,老照片、老物件汇集,带参观者穿越百年,回看浦口火车站的往事。12 月 28 日,浦口火车站旧物征集颁奖会在浦口火车站历史文保区举办。
△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展示展示馆
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浦口火车站历史文保启动区也首次对外掀开了 " 面纱 "。举办颁奖会的场馆,就是刚刚修缮完成的大马路 15 号文保建筑。
老照片、有 " 浦口 " 地名的纸币,难得一见
展馆里,一张黑白照片中,大船上人头攒动,周围江水滔滔。还有一张照片里,穿军装、背着包的小伙子站在长江边,看起来朝气蓬勃、精神抖擞。
△唐开林老先生的老照片。主办方供图
这两张照片来自老战士唐开林先生,其中单人照正是他本人。他回忆,1949 年 12 月,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的学员之一,随二野大军进军大西南,解放大西南。他们从孝陵卫校部出发,步行到中山码头渡江,在浦口火车站乘车北上。" 到达中山码头后,大家等待着轮流上船过江,我就拿起父亲给我的一台照相机,拍下了一组渡江的照片,作为留念。"
△唐开林老先生故地重游照片。主办方供图
2019 年,时隔 70 年,唐老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重游浦口火车站。他说,如今过江可以走大桥、走隧道、坐地铁,非常便捷;江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非常壮观。但是,在他眼里,浦口火车站永远是长江岸边最美的地标。
△有 " 浦口 " 地名的纸币。黄伟供图
现场的几个展柜里,放着一些发黄的纸币,上面印着 " 交通银行 " 等银行名,还有山东、天津等地名。这些是来自市民黄伟的收藏,承载着民国年间的浦口记忆。" 带有‘浦口’地名的交通银行券很少见,目前能见到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他介绍,这是民国元年到民国三年之间发行的,是在浦口地区使用的。当年,交通银行的浦口分行设置在南京的龙江一带。这些票券流通时间只有一年左右,由于可以和银元等值兑换,所以购买力和受青睐度还是很高的。
△部分纸币上可以看到津浦铁路沿线的站长戳记。黄伟供图
还有一些纸币上,能看到紫色的椭圆形戳记,这是津浦铁路沿线站点的站长戳记。黄伟说,民国初年,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津浦铁路南北不同地方发行的纸币是不互通的,比如,从浦口站出发,到天津站下车,带着有 " 浦口 "" 南京 " 等地名的纸币是用不了的,需要兑换成 " 天津 " 地名的券。但是,票券如果有了津浦铁路沿线站点站长戳记,比如浦口站长戳记,就可以在津浦铁路沿线通用了。
明年,浦口火车站历史文保启动区将 " 原味 " 归来
这次活动的举办,也是正在修缮中的浦口火车站历史文保区首次对外亮相。
△修缮后的大马路 15 号
扬子国投工程部部长张开国介绍,大马路 15 号是浦口火车站历史文保区中一处保存较好的日式建筑,它建于 20 世纪 30 年代,底下是店面,上面住家,屋架和内墙显露出历史的斑驳,这里也曾是浦口居民家喻户晓的浦益饭店。
张开国说,在大马路 15 号的修缮过程中,老房子的木质梁柱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并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织补和修复。" 这一次修缮是以‘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原貌,可以说,现在你所看到的大马路 15 号,就是把原来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了。"
△修缮后的大马路 15 号
不光大马路 15 号,历史文保区所有历史建筑都是以 " 微改造 " 的手法,修旧如旧。明年,启动区的修缮工作将全部完成,并对外开放。
扬子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建表示,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作为扬子国投 " 一号工程 ",将让市民再次领略有故事、有记忆、有文化、有颜值的百年老站。
链接:浦口火车站老照片、老物件征集将持续开展
△展馆现场
今年 10 月起,扬子国投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指导下,与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摄影家协会共同发起了主题为 " 回眸百年记忆,追寻浦站荣光 " 的老照片、老物件征集活动。
历经 1 个多月的征集,共收到了 23 组老照片、47 组老物件及 116 组摄影作品的投稿。经专家评审,最终 76 件入围,其中 10 幅(件)获优秀奖。
颁奖会上,主办方扬子国投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孙中山纪念馆、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后续将持续开展浦口火车站老照片、老物件征集工作,为浦口火车站城市更新项目增加历史厚度。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