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12-29
《人民日报》:遵义市花茂村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贵州遵义市花茂村,村民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院门口有一面 " 笑脸墙 ",上面挂满了村民露出微笑的照片。曾经贫困的荒茅田,成了现在脱贫致富的花茂村,村民们的笑脸,映照着脱贫群众 " 越过越红火 " 的幸福生活,折射出大家对日子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的共同期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 " 三农 " 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这是接续奋斗的明确要求,也是乘势而上的时代号召。

"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三楼第九展厅,有一尊 " 小康宝鼎 " 庄严矗立,鼎上所镌刻的 32 字铭文,记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 " 中国奇迹 ":" 以民为本,吾党所向。民族复兴,百年担当。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惠此中华,以利四方。" 放眼今日神州大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 悬崖村 " 的 344 名村民,走下了新修的 2556 级钢梯,翻过了那座压在头上的贫困大山;宁夏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建成通水,曾经 " 苦瘠甲于天下 " 的西海固地区告别了水资源短缺;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人有了公路、住进了安居房,实现了 " 一步千年 " 的跨越 …… 曾经的贫困县、贫困村,产业兴了,出行易了,房子新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一个个山乡巨变,一幅幅锦绣画卷,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 " 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的不变追求。

历史性的抵达,往往也意味着开创性的进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易地搬迁群众从山沟搬出来了,还要 " 稳得住、能致富 ";贫困群众脱贫了,但一些乡村的产业基础仍相对薄弱,还需要努力让群众增收路子多起来;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群众还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 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正如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村出发》所揭示的," 从‘十八洞’出发,从‘十八盘’向上,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征服和战胜很多艰难险阻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不能有丝毫骄傲自满的念头,更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越是面对艰巨任务,越需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回望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贵州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怀揣 " 只要县里还有一个人没有脱贫,我就不能休息 " 的信念,6 年时间行程 60 万公里,磨穿了鞋底,跑白了头发,换来了当地 " 羊、茶、果、蔬、薏 " 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35 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让 140 万亩荒山披绿,带动山区农民增收 58.5 亿元。正是因为无数个像姜仕坤、李保国一样的同志,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我们才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今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依然需要葆有 " 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 的勇气,焕发 " 过了一山再登一峰 " 的干劲。

成就彪炳史册,奋斗永向前方。2021 年 2 月 3 日,辛丑牛年春节前夕,在曾经是深度贫困村的贵州省毕节市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乡亲们说:" 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温暖人心的未来。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段筠 实习生 陈庆庆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遵义 共同富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