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1-12-29
山东到2025年将初步形成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 我省将设立省级学生创新项目孵化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29 日,山东省教育厅举行 " 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 " 新闻通气会 ",对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解读。据了解,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科教强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加快培育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推动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

鼓励学校设计、开发创新素养培育校本课程

《意见》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 年,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分级管理、协同实施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格局;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衔接、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横向整合的长效机制;普遍形成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开放、宽容的创新文化,高水平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系,精准高效的教学与活动体系,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其重点任务包括构建重点突出、学段衔接的内容体系,形成全面系统、富有特色的实施体系,健全配套齐全、导向清晰的制度体系,建立科学性、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立体、务实管用的保障体系共五个方面。

记者注意到,《意见》明确我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依托各自优势,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创新素养培育校本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发十二年一贯制创新素养课程和 " 大学—中学 " 贯通课程;注重挖掘利用学科课程中的创新要素,高度重视科学、实验、信息科技(编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实施;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学校整合精简课程,开发多样化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我省将每年征集、评选、发布一批创新素养培育精品课程及案例,搭建省级创新素养培育精品课程展示平台,建设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课程资源库。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我省将把创新素养培育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贯穿教学全过程,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和各类实践活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开展生活化、情境化、项目化学习,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创新性作业设计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高等教育阶段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术课题研究、科技项目研发、组织管理实践,实现学习、研究、实践的一体化。我省支持高水平综合性高校开设以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导向的创新实验室课程,开展社会调查和野外调查等实践活动。

建设创新学校或创新班,打通创新人才升学通道

《意见》指出,我省将设立省级学生创新项目孵化库,支持学生围绕现实问题和未来需求开展研究,逐项进行跟踪服务和资金扶持,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使创新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省将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青少年创新素养数据库、创意思想库及人才预备库,发现和培养在各种创意发明及创造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人才;组建山东省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联盟,每年遴选一批省级创新素养培育基地和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发挥示范效应。同时,我省将依托高水平特色高中建设一批创新学校或创新班,对在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专门培育;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组建一批省级创新人才培育学院,建立健全与创新学校、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基地等的对接机制,有效解决拔尖创新人才、超常儿童、偏才怪才等的升学通道问题。

我省今后还将促进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有机整合、优势互补,构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区、学校和家庭协同互动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格局;发挥学校龙头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树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育人观,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引导家长支持孩子体验大自然和参与劳动,鼓励生活中的小发现和小发明。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评价权重加大,打破 " 唯分数论 "

《意见》指出,今后我省将调整完善对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切实落实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战略任务和工作导向,既评估最终结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状况,重点考核组织领导、推进实施、经费保障、实施成效等。在学校考核评价方面,按照管理权限,我省将把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情况纳入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提高权重,重点考核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设、活动开展、条件保障、经费保障及培养成效等。

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创新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各类选拔性考试中增加对创新素养的考查,探索建立对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课题研究等优秀成果的省级认定机制,可在各类招生考试尤其是中考中予以体现。我省将结合教学质量监测,强化学生创新素养测评结果运用;改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评价体系,在试题命制、考试方式、评价反馈等方面体现创新素养导向,充分发挥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对教学的正确引领作用。

我省还将分学段、分类型组织开展创新素养培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积极探索引入企事业单位各类创新人才担任学校创新素养培育教师的有效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在现有项目中强化支持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相关内容,并专门设立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专项资金,在创新素养育标准建设、课程研发、教师培训、考试评价、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编辑 侯金铭 审核 王婷婷】

相关标签

教学 人才培养 山东 中小学 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