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 年,江苏正式启动 "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拟用 10 年时间,编撰出版 3000 册图书,展现江苏文化根脉。
2021 年 12 月 30 日,《江苏文库》第四批成果发布会召开。到目前为止,数百位专家学者已捧出 740 本著作。
在成果发布会召开之际,我们专访《江苏文库》六编主编,和公众一起了解编撰出版背后的故事。
本期现代快报记者专访《江苏文库 · 文献编》主编、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先生。
60 册、124 种如期完成
《江苏文库 · 文献编》整体规划整理出版 5000 种历代江苏学人的经史子集各类著作,通过这样的架构来展现江苏整体的文化景观。
△ 程章灿
这 5000 种著作,时间下限是 1911 年,计划分装成 1000 册,平均每册有四五种书。
2021 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江苏文库 · 文献编》团队仍战胜了重重困难,如期完成计划,共出了 60 册,124 种书。
《江苏文库 · 文献编》主编程章灿说,用一句话概括 " 文献编 " 的工作,就叫做 " 千年文脉可见,万卷文献足征 "。
何为 " 千年文脉可见 "?
江苏的文脉起码 2000 多年,江苏有学术、有文化,但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江苏历代丰富的文献、学术著述。
何为 " 万卷文献足征 "?
《江苏文库 · 文献编》计划收入 5000 种书、1000 册,每种书按保守的 2 卷来估算,就是一万卷,实际上远远不止。
四大亮点,2021" 文献编 " 成绩抢眼
采访现场,程章灿向我们揭秘了 2021 年《江苏文库 · 文献编》的四大亮点 ……
亮点一,收录稿抄本 20 多种。所谓 " 稿抄本 ",有的是作者的稿本,有的是书籍重要的抄本,一般来说都是非常稀见的。
" 比如刘宝楠的《毛诗注疏长编》,长期以来被拆分为三种书《毛诗注疏长编》《诗经注疏长编》《毛诗正义长编》,分别著录且篇次凌乱,此次合三为一,调整分册次序,更加符合稿本原貌,也方便读者阅读查检。"
亮点二,收入近百种刻本,其中不乏珍稀版本。
" 集部别集类中的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增广音注许郢州丁卯诗集》,为原海源阁旧藏;子部兵家类中的天一阁藏明刻本《枕戈杂言》、南京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将略标》,皆为海内孤本。"
亮点三,收入了众多海外珍稀版本。
程章灿举例,"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的《灵一诗集》清抄本,《丁卯集笺注》清刻本都在其中。"
亮点四,杜诗注本收了 10 种。
" 为杜甫诗歌作注的江苏人很多,而且都是很重要的注本。其中清代杜诗注最著名的四家,钱、仇、浦、杨,江苏就占了三家。"
" 值得一说的是,钱谦益来自苏州常熟,浦起龙是无锡人,杨伦又是常州阳湖人,苏锡常各占一家。" 程章灿饶有兴致地介绍道。
热爱中国,从热爱你脚下的文脉开始
程章灿表示,之所以要编这套书,关键是要展现江苏的学术、江苏的文化、江苏的文脉。
" 展现出来干什么?是要给人研究的。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更多地了解江苏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了解江苏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那就必须有‘江苏学’这么一个学科。"
程章灿说:" 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从宏观的、中国文化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另一种思路,就是从各地出发。随着各个地方,对自己的文脉传承、文化特质的研究不断加深,我们油然地产生骄傲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同整体的中国文化。"
" 我们都说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这其实是需要从热爱你的家乡、热爱你脚下这片热土的文脉开始的。如果不谈各地的文化,这个表白就显得虚幻。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各地都在关注文化工程,不仅是省的层面,各个地市的层面,也都在重视。"
" 我想,这就是‘江苏学’的意义所在。" 程章灿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刘静妍 / 文 储希豪 施向辉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