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一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立足 " 三新一高 " 导向,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旅强省工作部署,有力有序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融合之路、共赢之路,在文物保护、文艺展演、节会举办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亮点纷呈," 交响丝路 · 如意甘肃 " 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 十四五 " 规划开启文旅发展新征程
2021 年,省文旅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确定 "1+3+9+15+12" 规划体系,编制了《甘肃省 " 十四五 "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专项规划、子规划、部门规划 40 部,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构建 " 一个龙头、两大枢纽、四圈拓展、四带示范 " 的文旅发展新格局,形成点上有精彩、线上有风景、片上有产品、面上有产业的文旅强省新局面,不断扩大 " 交响丝路 · 如意甘肃 " 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红色旅游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省文旅厅创新 " 党史教育+产业振兴 " 模式,组织开行 " 三区三州 " 红色旅游专列、推出 " 建党百年 · 红色之旅 "6 大主题 20 条精品线路、举办 177 场活动,开行红色文旅专列等 26 列,组织游客 2.87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 1331 万元。
同时,以 " 追寻红色足迹 · 逐梦砥砺前行 " 为主题,创排《为有牺牲多壮志》等文艺作品 534 件,举办红色经典诵读 264 场次、观众 300 多万人次。3 场 " 永远跟党走——红色家书诵读会 ",现场及网络观演人数近 60 万人次,30 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并进行了广泛报道。
" 一会一节 " 成功举办
2021 年 9 月,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 ·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简称 " 一会一节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前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开幕式暨高峰会议、会见会谈、会议论坛、展览展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国际组织及国内省区市代表现场约 300 人参加了会议,400 多万网友线上参加有关活动。
敦煌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
2021 年 " 东亚文化之都 " 花落敦煌。4 月,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政府指导,省文旅厅、省外事办、酒泉市政府、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 东亚文化之都 · 中国敦煌活动年 " 开幕式在敦煌市举办,活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政府、中国——东盟中心、日本韩国驻华使馆等相关领导及日韩文旅机构代表、国内历届当选省市代表、知名文旅企业代表等近 300 人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对进一步激发敦煌城市活力,提升 " 交响丝路 · 如意甘肃 "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两个重大考古项目入选 " 考古中国 "
12 月 1 日,国家文物局发布 2021 年第四季度 " 考古中国 " 重大项目,甘肃省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入选,是全国入选最多的省份。南佐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圪垯川遗址是陇西黄土高原继大地湾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这两处遗址均为仰韶文化类型,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再添实证。至此,包括此前入选的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和天祝岔山村墓葬,甘肃省已有 4 处遗址入选 " 考古中国 " 重大项目,位列全国第四。
舞台艺术创作勇攀高峰喜结硕果
话剧《八步沙》、舞剧《彩虹之路》、音乐剧《达玛花开》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 " 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八步沙》于 2021 年 7 月在北京天桥剧院成功演出。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 5 部作品入选文旅部 " 庆祝建党百年舞台百年百部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落户甘肃。舞剧《彩虹之路》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 " 荷花奖 "8 部终评作品。原创陇剧《大禹治水》创排成功。
空中丝绸之路快线谱写航旅融合新篇
2021 年 3 月,甘肃省文旅厅联合省民航机场集团、新华社甘肃分社和浙江长龙航空公司,以 " 共建空中丝绸之路,共促富了口袋富脑袋 " 为主题,组团赴湖北恩施、浙江杭州、江苏南京举办了 " 畅游交响丝路 · 启航如意甘肃 " 文化旅游推介营销活动,签订合作协议 22 份," 杭州—恩施—兰州 "" 南京—延安—兰州 " 两条新航线开通运营。与浙江长龙航空公司开展为期 3 年的 " 空中丝绸之路快线 "" 交响丝路 · 如意甘肃 " 飞机机身冠名宣传,谱写航旅携手合作新篇章。
人才机制创新推动文旅铁军打造
2021 年,省文旅厅机关选拔任用 39 名年轻优秀干部,占干部总数 33.6%;省文旅厅直属事业单位配备干部 25 名;公招本科以上专业人才 52 名;为 450 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评定了中高级职称,20 余人被评为文旅部 " 乡村文化旅游能人 ",选拔培养 " 三区 " 文化工作者 200 余人。
同时,省文旅厅系统 2 人入选省级领军人才,还组织获得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资格人员举办了艺术成果展演和展览等,协调举办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及全省民宿主人等培训班,参训 4200 余人,为建设模范部门、打造文旅铁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行贷款甘肃文旅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今年以来,总投资 21.5 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 1.8 亿美元)的世行贷款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全面启动,已签订合同 10 个,签订合同金额 1.34 亿元。8 个文化旅游子项目中已开工建设 1 个、准备开工建设 4 个,项目建设取得了实质进展。
同时,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培训世行项目业务人员 200 余人次,取得世行相关资格证书 60 人次,项目实施发挥了示范引路、社会带动的放大效应,进一步深化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交流合作,开启了文旅项目走国际化合作的新路子。
非遗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组织举办庆丰收、迎国庆—— " 如意甘肃 · 多彩非遗 " 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系列活动,25 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近 100 名传承人在兰州轮番登台展演。"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期间,还有 26 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14 个市(州)1000 余件非遗精品展演展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3 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 8158 个,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2336 名,省级及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93 家,多姿多彩的非遗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