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2013-2018 年我国共改造了 14.1 万所中小学、幼儿园的非卫生厕所。2019 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启动实施了 " 中小学校‘厕所革命’行动计划 ",此后,又完成了 6.7 万所中小学、幼儿园的非卫生厕所改造。
目前,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少数学校因粪污处理难未改厕外,全国中小学、幼儿园的厕所基本达到了安全、清洁、实用的要求。同时,各地还同步解决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刘昌亚介绍," 厕所革命 " 行动改变了一些中小学生因厕所脏、臭而少喝水、憋大小便以减少上厕所次数的不良习惯。
据悉,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地坚持 " 宜水则水、宜旱则旱 " 的原则,有些学校建设了水冲式厕所,有些学校实施干封式卫生旱厕改造,还有学校探索使用了微生物降解等改厕新技术。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也加大了中央资金对中小学改厕的支持力度。同时,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努力做好粪污清运及处理、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持环境卫生等厕所管理维护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文明如厕教育。(记者: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