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个企业投资中超球队的诚意?相比一线队的短期成绩,是否重视青训以及俱乐部的稳定发展,更是重要的标志。很遗憾,在中超联赛的十年金元时代,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真心的付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极力追求短期的成绩,是对未来的毫不在意。
从 2011 年开始,恒大以金元模式称霸中超联赛多年。随之而来的,是其商业版图在全国范围内的迅猛扩张。以足球为名片,恒大实现了诸多足球之外的愿望。只不过,恒大是否真心投入足球?见仁见智。如今,这家俱乐部已经难以维系。
不仅恒大,权健、华夏幸福等民企为何投入足球,也是各怀鬼胎。在大环境有保障时,大量民企不计成本地为一线队注资,引进天价外援和内援,全力争取短期成绩。相比之下,他们缺乏长远稳定发展的规划,缺乏对青训的重视。他们难以长远发展,是市场规律、足球规律对他们的反馈。
相比之下,泰山队在金元时代的投入,并不太看重一时的得失。在金元时代最鼎盛的阶段,泰山队出售王永珀、杨旭、赵明剑、张文钊等本土球员,赚得近 5 亿元的转会费。此外,泰山队严格控制外援的转会费,尽可能节约成本,始终给青训留出充足的经费。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泰山队给中超列强上了生动的一课。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左海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