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9 日,孔学堂溪山书会举行《张伯驹年谱(1898-1982)》《张伯驹笔记:文化奇人的前半生》分享会,特邀两书作者靳飞作主讲老师,为现场书友还原 " 文化奇人 " 张伯驹先生的精彩一生。
张伯驹(1898-1982 年),字丛碧,河南项城人。我国著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他从 30 岁起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已任,变卖家产、借贷,亦不改其志。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建国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
著名作家、学者、戏剧家、日本文化研究家靳飞,积近三十年研究,以一己之薄力,于 2021 年 9 月将《张伯驹年谱》《张伯驹笔记》联袂出版。《张伯驹年谱》全书总字数 33.8 万字,全面记述了张伯驹的传奇人生,参考书目近 300 种,对其生平与成就进行了全面、深入、详细、生动的记录和梳理,进而勾勒出近代政治文化的历史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与《张伯驹年谱》的厚重相比,《张伯驹笔记》显得轻巧许多,作者截取了张伯驹先生生命中诸多场景,家事沉浮、社会交往、收藏逸事、被绑沪上等都一一铺展,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张伯驹传奇的前半生。
现场,靳飞浓缩了两本书的精华,一一讲述了 " 张伯驹家世 "" 张伯驹的天津童年 "" 张伯驹四十岁寿日宴会 "" 收藏《平复帖》"" 收藏《游春图》" 等故事,引人入胜。
" 野营空戍 , 榛莽游孤兔。四外烽烟天欲暮,风雨伏波铜柱 ……" 这是张伯驹于 1939 年春作的一首词《清平乐 · 贵州道中》。靳飞还原了张伯驹来到贵阳的缘由," 张伯驹到贵州,是要与时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吴鼎昌会面的。" 他说,吴鼎昌是著名的银行家,两人见面时,吴希望通过张伯驹传达盐业银行要守好家底,可惜张伯驹并没有及时传达,后盐业银行经营不善遭到重大损失。
1956 年,张伯驹将此前家中珍藏多年的《平复帖》《游春图》《上阳台帖》《张好好诗》《道服赞》等 22 件国宝级文物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 用所有的家产换几张‘旧纸’,然后把‘旧纸’捐赠国家,最后自己一无所有。" 靳飞最后表示,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张伯驹散尽家财,只为让国宝 " 永存吾土 ",真正的做到了 " 无私奉献 ",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编辑 段筠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