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30 日,173 艘新型保洁船集体亮相珠江白沙河码头参加广州市市本级环卫一体化 PPP 项目水域船舶验收仪式。广州市水上市容环境卫生执法处处长刘国柱表示,广州市市本级环卫一体化 PPP 项目进入了全面正式的运营阶段,水域保洁的作业人员设备配置和保洁的频次跟以前相比基本上有一个翻倍的提升。
新型保洁船各有奇功
广州市市本级垃圾处理环卫一体化 ppp 项目,是广州市首例环卫 PPP 项目,也是首次提出 " 水陆一体化 " 概念的项目。该项目由侨银股份与广州市政府出资代表 " 广州环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成立合资公司——广州侨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市本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总合同金额 13.4 亿元,合作期 15 年。项目采用 " 水陆一体化 " 作业模式,包括超 124 公里的主干道机械清扫和 158.53 公里的珠江航道保洁。项目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100%,同时积极引进环保型、新能源化、智能化的设备。
侨银股份广州市本级环卫 PPP 项目副总经理胡炽威介绍,此次验收的新型保洁船有 173 艘,其中自动化打捞船 96 艘,涵盖 28 米大型保洁船、23 米钢质双体保洁船、新式自动保洁船、13 米钢制保洁船、12 米自动切割保洁船等多种船只。这些新船将投入流溪河水源保护区、西河道广佛跨界断面考核水域、重点景观水域、后航道标准作业水域等水域。 其中 28 米大型保洁船具有自动化打捞、吊装运输等综合功能,是台风暴雨天气后清理水域大型漂浮物的主力。具有自动化打捞、垃圾压缩运等功能的钢质双体保洁船,适应长时间连续打捞保洁作业。操纵灵活的自动切割保洁船与钢制保洁船,则有效实现了流溪河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区的细化养护。
据了解,有了这套新设备,广州的河面保洁工作效能大幅提高:以 23 米双体保洁船为例,该船垃圾收集舱的最大载重量至少 25 吨,一艘双体保洁船工作一小时相当于两个人划船打捞 5 小时,效率提高了 10 倍,而且清理得非常干净。
管理升级," 水上大管家 " 更高效
珠江水域保洁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战线长。侨银股份引入新船舶的同时,亦通过优化作业模式、强化协同、加强巡查、健全智能监管、完善应急保障等方面,全力做好 " 水上大管家 " 服务。
在作业模式多样方面,针对流溪河水源保护区的水生植物和漂浮物较多,将采用 " 拦截为主 " 的作业方式,珠江重点景观水域则采用 " 全面打捞 " 方式,西河道广佛跨界断面考核水域、后航道标准作业水域为通航水道,保洁作业压力大,将采用 " 多点打捞 " 的方式,配置以大型船只为主,中小型船只为辅。
在作业安全有保障方面,通过引入智慧环卫系统,实现对环卫车辆、船舶作业全过程、全时段监控,联系更便捷,安全也更有保障。侨银股份助理总裁任洪涛说,船只配备了先进的救生设备、消防设备、信号设备、锚泊设备以及无线电设备等。若船只发生事故,海事局会立刻获得位置与故障信息,及时派遣人员与船只前来支援。
在网格精细化管理方面,为便于分段打捞,通过设置 12 个调转点和停靠码头,实现应急保障机制的快速响应。另外,项目加强了大小船只的调配优势,降低了河道保洁费用,垃圾处理更加及时,突显了规模化发展的优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