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元旦,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 " 天问一号 " 平安,致以节日问候。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 祝融号 " 火星车拍摄火面地貌等内容,展示环绕器、" 祝融号 " 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图一:环绕器与火星合影
图像中环绕器正飞过火星北极区域上空,环绕器本体呈金色,与地面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定向天线呈银色,太阳翼和雷达天线展开状态良好。火星上的白色区域为覆盖在北极的 " 冰 " 原,与地球两极的冰不同,火星的 " 冰 " 由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水冰组成。火星下方暗色区域为火星奥林匹亚沙波,左上角亮色的环形坑名为科罗廖夫坑,其余红色和暗色区域为裸露地表。
图二:环绕器局部特写
图像中环绕器一侧太阳翼完全展开且姿态稳定。一根展开的次表层探测雷达天线与太阳翼平行,磁强计伸杆向环绕器左上方伸出。
图三:火星北极冰盖
图像展示了火星北极冰盖,层理清晰可见。经过常年沉积和消融,呈现出以极点为中心的白色冰层和裸露地表组成的环形螺旋状地貌。
图四:" 祝融号 " 火星车拍摄火面地貌
该图像由 " 祝融号 " 火星车近期利用导航地形相机获取的 3 幅图像拼接镶嵌而成,图中可以看到环形坑、石块等火星典型地貌。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在轨运行 526 天,当前距离地球约 3.5 亿千米,通信时延约 19.5 分钟;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 225 个火星日,累计行驶超过 1400 米。目前,天问一号任务正在按计划开展探测和相关测试,共传回约 560GB 原始科学数据,两器状态良好,运行正常。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