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济南泉城的后宰门街,形象地称之为济南的 " 后海 "。
后宰门街家家有水,户户有花。在流动的泉水畔,垂柳依依。站在拱石桥上看风景,那泉水清澈见底,泉水中是长长的青苔,如姑娘的长发,轻盈地飘动,绿得醉人。
后宰门街都是青石板路,已经被人走得光滑滑的,在阳光下泛着悠悠的光。墙脚的青苔悄悄地爬上来,布满了整个墙面,显得格外葱茏。有人这样吟道:" 一湖碧水千秋垂,一河对岸万家灯。" 人们缓缓地走在青石板路上,细细品味后宰门街里的光阴故事。
走在后宰门街上,街道两侧都是古香古色的宅院。青色的瓦片整齐地排列着,高高隆起的门楼,雕着精美的花朵。如今,雕花还在,门楼依依,可是已经物是人非。最有名的是田家公馆。厚厚的门沿,足足有几米长。最美的是门头,呈拱形。到处可见精美的砖雕,当地人说,这个院落建于清末,精巧而别致。宅子原主人姓田,是个富甲一方的盐商。
喜欢这条街,因为它的古朴,你随意地走进去,都能体会到古老四合院的建筑之美。当地人喜欢在屋前院后种满花,一树树凌霄花灿烂地开放,从屋顶一直悬垂下来,仿佛形成一个漂亮的花瀑布。花儿与古老的木门宅院形成极唯美的画卷,到处显得活色生香。每家每户黑色的木门两旁,都有金字对联。比如:" 岸柳欲眠莺唤起,山花乍落鸟衔来。" 或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人们在泉水中沾染灵性,在深厚的积淀中,沐浴着书香。
老人抱着孩子在街上乘凉,摇着蒲扇,逗闹着孩子。人们将洗干净的衣服晾晒在绳子上,小巷里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走到一家古老的宅院前,漂亮的瓦片上雕刻着精美的花朵。在灰色的屋檐下,一盏盏红灯笼高高地悬挂着。在墙根处,一个看上去六七岁的小男孩,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低着头,安安静静地在看手中的画报。他看得格外专心,似乎过往的人和车辆都和他不相关。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个可爱的男孩儿。古老的泉城就是他的家园,这方山水也赋予他书香盈袖的灵气。我悄悄地走过,不忍惊扰这个可爱的读书男孩儿。时光和记忆就如此凝固在此时,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泉城的古街巷,浸染着岁月之美,沐浴着泉水的灵动。缓步在这里走过,似乎也轻轻地留下脚印,留下无比的牵挂和思念 ……
来源 黔中书
作者 王南海
编辑 段筠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