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1-05
校外培训“限价令”追踪:有的平均降幅过半,有的一节课不到10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华社北京 1 月 5 日电 有的平均降幅过半,有的一节课最低不到 10 元 …… 近日,多地陆续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校外培训机构 " 限价令 " 正式落地。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各地要在 2021 年底前出台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各地新的课时费基准价格多少?" 限价令 " 影响几何?

各地按区域、班型分档,最低不到 10 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市公布的指导价中,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最高为每生每课时 80 元,最低不到 10 元,大部分集中在 20 至 50 元之间;规定收费上浮不得超过 10%,下浮不限。相比之下,各地制定的网课指导价差异则相对较小,每生每课时大多在 15 至 20 元。

各地出台的收费标准,大多按照不同行政区域和班型划分为多个档次。如北京市、上海市规定,线下 10 人以下班级为每人次 80 元/课时,10 至 35 人班级为每人次 60 元/课时,35 人以上班级为每人次 40 元/课时;上述三类班型线上统一为每人次 20 元/课时。山西省则按照太原市城区、其他 10 个市城区、县区等三类行政区域确定收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课时收费从 9 至 28 元不等。

记者注意到,各地普遍要求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的管理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河北省提出,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线下高中学科类培训,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按 1.3 倍的系数折算。山东省则规定,30 分钟的普通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线下收费标准为每人次 18 元/课时,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次 16 元/课时有一定幅度的调升。

收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学科类校外培训限价政策从酝酿到出台历时数月,总体指导原则是在坚持学科类校外培训公益属性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参照平均培训成本来确定基准收费标准。

一些省市在出台政府指导价前,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在 2021 年秋季开学后,湖南省张家界市就抽取了 31 家培训机构进行了收费标准成本调查,并举行定价方案论证会,在此基础上确定试行价格;海南省发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相关事项的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后,将不同班型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基准价从每人每课时 25 元、7 元、5 元,分别调整为 25 元、10 元、7 元。

校外培训学费大幅下降,家长高兴中有担心

相比以往动辄上百元的课时费,限价之后的校外培训价格更显 " 亲民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较 " 双减 " 政策实施以前,当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平均降幅约为 31.5%;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估算,新的收费标准实施后,全省校外学科类培训收费由此下降 40%至 65%。

社会普遍认为,限价政策有助于遏制校外培训机构过度逐利行为,促进公益属性回归。重庆市涪陵区家长谭女士说,按照政府公布的限价标准,孩子的培训班学费可以省下近一半,收费方式也由以往的按学期收费改为按月收费。" 课时费限价后,一学期下来就能节省四五千元。"

包括限价政策在内的 " 双减 " 组合拳,正在重构教培行业生态。记者在重庆主城区走访了解到," 限价令 " 出台后,课时费从之前的一两百元降到最高一节课 40 元,加之 " 双减 " 以来周末和寒暑假不能开课,多家学科类教培机构的校区面积和学员规模缩减,一些经营者坦言正考虑退出,或者转型做艺术、体育等素质类校外培训。

一些继续经营的培训机构已按照限价政策收取费用。" 我们上个月刚完成了‘营转非’,还是想继续做下去。" 陆丽丽是江苏省盐城市一家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收费标准比政府指导价低,算下来平均每课时不到 20 元," 现在同业竞争比以前小了些,再加上此前攒下的口碑,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

记者调查发现,限价政策执行后,一些让孩子继续参加校外补课的家长也有担忧。" 过去培训机构都是高薪聘请名师,限价后还能不能留住好的师资?" 太原市民白女士担心课时费降价后培训机构难有余力做课程的研发与更新,教学质量会随着补课费用的减少而下降。

此外,还有家长担心教培机构降价后,高收费的私教 " 冒泡 "" 抬头 "。据业内人士透露," 双减 " 之后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表面上注销了办学资质,但实际换汤不换药,走高端托管路线,以课外托管的名义行学科类校外培训之实。记者在太原等地采访发现,一些从校外培训机构流出的老师做起了 " 一对一 " 上门家教,收费也水涨船高,从过去一小时 200 元左右涨到 500 元甚至更多。

加强落地情况跟踪监测," 限价 " 还须重视监管

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 营转非 " 到加强预收费监管,从限定补课时间到整治超前超纲补课,校外培训 " 限价令 " 是 " 双减 " 落地的重要一环。各地经济发展、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家庭收入水平、消费意识、教育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等,对政府指导定价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期各地公布的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基准价中,海南 35 人以上班级为每人次 7 元/课时,广西 35 人以上班级则为每人次 30 元/课时。有网民提出疑问,相邻的两个省区,经济发展和家庭收入消费水平差异并不太大,为何课时费标准相差几倍?

目前,各地公布的政府指导价处于试行期,其落地和执行效果仍有待观察。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科类培训市场情况的跟踪监测,待市场情况稳定后,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政策。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方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已 " 预留空间 "。武汉市发展改革委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该政策有效期 3 年;张家界市则在正式发文中规定试行期 2 年,为后续政策调整提供明确依据。

" 政府指导价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才能让校外培训行业有序良性发展。"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涌峰建议,各地在出台政策前应开展全面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当地培训机构数量、规模类型、课时数量、教师数量、经营收入、成本、原收费标准、培训人次等情况,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合理制定收费标准。

重庆市人大代表张维淑等建议,相关部门在定 " 限价 " 的同时更要 " 重监管 ",一方面鼓励收费方式创新,积极推行 " 先培训后收费 "" 一课一消 " 培训收费模式,另一方面依法严厉查处超过政府指导价收费、超范围收费等违规行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