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教必先强师 ",这是南明区一直以来秉承的教育发展原则,从规范教师准入门槛到合理配备教师编制,再到建立多元补充机制,该区始终坚持多措并举破解教师紧缺难题,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新进教师达 2000 余人,特岗教师 39 名,员额制教师 328 名,劳务派遣教师 1996 名,引进(选调)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 34 名 …… 一组组数据表明,南明区已逐步形成公开招聘、人博会引进、公费师范生录用、" 员额制 " 考聘、特岗计划、选调等教师多元补充机制,教师队伍逐年壮大。
教师队伍的逐年壮大,离不开南明区长久的坚持,他们坚持全面建设一支衷于教育、甘于奉献、博学多才、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实施以新任教师为对象的 " 启航计划 ",以教坛新秀为对象的 " 新秀计划 ",以骨干教师为对象的 " 提升计划 ",以专家型教师为培养目标的 " 名师计划 ",逐步建立梯队式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制定特级教师管理办法,支持鼓励年轻优秀教师继续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博士,激励教师向高层次的专业化道路发展;结合国际发展大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和贵州贵阳大数据、大生态、大开放等发展战略,优化完善教师培训内容,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思想站位和家国情怀;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和国内知名学校在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等。
在遴选培养机制上,他们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强力建设一支精业务、善管理、敢作为、敢担当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从建立科学选拔任用制度、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入手,充分考虑教育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消除唯 " 资历论 " 的陈旧评价标准,教育局班子配备重点考虑具备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相结合的多元配置结构;依托 " 名校(园)长 " 工作室实行 " 导师制 ",培养有发展潜能的中青年干部;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加大对有效转变学校面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效果明显改善的薄弱学校校长的激励力度。
同时,按照 " 示范引领,研实并重 " 的原则,他们还坚持全力锻造一支层次结构明,专业底蕴深,科研能力强,引领水平高的教科研队伍。完善教研员遴选和退出机制,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学历的高精尖人才;新增一批批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不断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培养一批骨干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统筹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培养与管理,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名优骨干教师 " 有进有出、能上能下 " 的动态管理机制 …… 眼下,全区已培养了名师工作室 27 个,名班主任工作室 10 个,名校长工作室 13 个,各级骨干教师 1700 余名。
"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发展之基石 ",在南明区,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该区还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学校教师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并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实行师德 " 一票否决 "。
下一步,南明区将紧紧围绕 " 南明教育 " 品牌建设,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按照系统思维、多维谋划、精准施策、节点推进、全景打造的工作方法,突破编制紧缺限制,拓宽用人渠道,探索人员管理新机制、新办法,从 " 五个维度 " 精准发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贵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