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1-06
深切缅怀!97岁著名特级教师王兰离世,90岁时仍坚持进课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黄艳 舒越)" 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 把每个孩子抓在手上,不放弃 "……2022 年 1 月 6 日,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王兰在南京逝世,享年 97 岁。

王兰老师,1925 年出生,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中学高级教师。王兰老师先后被选为南京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民进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荣获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 " 三八 " 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潜心教学,她摸索出汉语拼音的教学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育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王兰老师。现代快报记者曾多次专访过王兰老师,尤其是 2014 年推出的跨版《90 岁的 " 小学生 "》,引起不小反响。

△现代快报专访截图

王兰老师的教学生涯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51 年从教开始,在这个阶段,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出台,她边学边教,发现汉语拼音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她用硬纸板做了 6 个单韵母字母教具,以帮助学生掌握发音时的口型。" ɑ ——嘴巴张大,o ——嘴巴圆圆,e ——嘴巴扁扁,i ——上下牙齿对对齐 ……ui ——从圆到扁,iu ——从扁到圆 ……" 这样教,学生就学得快,记得牢。她还运用教具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把原本抽象的拼音符号形象化了。

第二阶段始于 1978 年,这一年王兰老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这是对她过去教学工作的最大肯定,同时,也激励着她不断创新。在王兰老师的带领下,她所在的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教师方阵。第三个阶段,从 1992 年退休开始,王兰老师注重把精力投入到对年轻教师的代际传承、持续培养的思考与行动中。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王兰老师便率领自己的团队在全国最早开发了手绘幻灯片、自制录音录像、电脑动画,引领着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步伐,并作为全国一线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召开的电教工作会议。她还带领团队总结出 " 发挥汉语拼音作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 的新经验,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

她曾说," 老师把教育当成事业来追求?还是谋生的手段?我是当事业来追求的。对教育事业负责,我会把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向大家学习,不怕别人超越。"

△王兰老师在课堂上

一代师表,她 " 退而不休 " 带出六代弟子

当年,现代快报记者前往长江路小学采访时,王兰老师已近 90 岁高龄,依然端坐教室最后一排,安静地听年轻教师上课,并给予点评。不过,当说起退休这事,记忆力特别好的王兰老师却记不清,其实她从没有享受过一天退休生活。年纪越来越大,她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带徒弟上,陆续带出了六代名师弟子。他们站在台上,她就坐在教室后面,陪他们成长,甘当绿叶。

" 王兰老师是 1992 年或是 1993 年办的退休手续,但只是从讲台上转到了教室的后面。" 学校的老师们说。

王兰老师的大弟子叫刘军,也是特级教师。" 那是 1985 年,有机会参与长江路小学最早的‘师徒制’,拜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王兰为师。" 刘军说,王兰老师在学生面前温和,对自己的弟子严厉。" 我很能忍耐,也不怕吃苦。" 师徒俩相处久了,走在外面,人家都以为是母女俩。刘军老师退休后,也和王兰老师一起为培养年轻老师出力。

徒弟深情回忆:她不遗余力指导青年教师

听闻王兰老师去世的消息,长小的青年教师、王兰老师的第五代弟子赵昌竹伤心之余,向记者回忆了曾与她相处的故事。

" 上世纪 90 年代,我是长江路小学的一名学生,那时候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美丽的身影,行走在校园里,或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听我们的语文课。下课了,还会把我们喊到身边,询问我们学习的情况。" 后来,赵昌竹回到母校长小工作,成为王兰老师的第五代弟子,换了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老师。

" 我特别记得第一次准备区级公开课,那节课的教案我至今留存,共有 13 篇修改稿,意味着王兰老师帮我指导了 13 遍。" 赵昌竹说,王老师谈课,可不是简单地指点两句,而是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 " 回放 ",逐步还原,找出问题,加以分析。直到临上课前的周末,王老师似乎还有些担心,怕自己在教学细节上会出现偏差,主动喊他周末再来学校进行演课,由她坐在下面扮演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模拟。

她曾说:" 学生不是试验品,一定要备好了课才能进课堂。" " 我一个人教得好只对 40 个孩子有用,把你们年轻人培养好,会对无数个孩子有用 "…… 王兰老师 70 岁才退休,就算办理了退休手续,仍然是退而不休,每天都到学校来指导青年教师,一直到 92 岁,每周还要来一次。

2019 年的 " 六一 " 活动上,王兰老师也来到现场,坐着轮椅被推上舞台,饱含深情地说:" 小朋友们好,我虽然不能到学校来了,但是我常在电视上看见你们,见到你们真高兴。" 这是她发自肺腑的自然表露,就像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对孩子好,我做到了;对青年老师好,我做到了,我这辈子只做了这两件事。"

" 要想学生轻松点,你就不能轻松 "

王兰老师常说——要想学生轻松点,你就不能轻松。" 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但也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王兰老师曾说,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爱好来发展,不要一味地根据自己的意愿。社会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从事哪一项工作,做好了,就是 " 行中状元 "。

王兰老师的教育理念,也和当下 " 双减 " 政策不谋而合。" 孩子之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对社会有益就好。我小时候就志愿做小学老师,所以我读了师范,并一辈子都努力做好这份工作。" 这些都是王兰老师的金句。

△王兰老师年轻时照片

一生美丽优雅,为离学校近她拒绝住子女的新房

现代快报记者面对 90 岁的王兰老师时,被她美丽优雅的形象打动。一名长小学生说,一年级就见到王老师," 当时觉得这位奶奶真漂亮,对我们很慈祥,她是谁的奶奶呢?"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奶奶当时已经 80 多岁了,还在坚持当老师。这份美丽和优雅,王兰老师坚持了一辈子。

她曾说过一句话,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爱生活和爱工作不矛盾,教师可以时髦但不妖艳,给每位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现代快报记者曾走进王兰老师的家。这套只有两室半的房子,她住了 30 多年,因为离学校近,她拒绝了子女请她去住大房子的要求。房间并不宽敞却很整洁,每个角落都透露出主人生活简单却精致的生活气息。地被拖得锃亮,客厅的餐桌也收拾得很整洁,客厅一角还摆放着一束粉色的百合 ……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愿王兰老师一路走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