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息烽县以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为目标,围绕 " 一圈两场三改 " 和 " 双减 " 等重点工作,从教育服务、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及作业管理等方面不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 " 一圈两场三改 " 让教育服务更高质量。摸清家底使教育资源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按照 " 一圈两场三改 "15 分钟生活圈 25 项要素配置要求,深入摸清全县城区小学和学前学位不足问题。结合县城居住区规划和学位缺口。场馆开放使服务群众更加高质高效。按照体育场馆 " 应开必开、能开则开 " 原则,督促指导 49 所有体育场地的学校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培育民办校使学前学位供给更加普及普惠。严格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通过培育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截至目前,向3所民办幼儿园颁证,累计增加学前学位 900 个,进一步补齐学前教育学位。
二是找准方法路径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可持续。聚焦 " 一个目标 " 盘点家底找差距。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调研,进一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明确方向。建立 " 两个联盟 " 抱团发展促均衡。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学科基地)和学科教研员的优势建立教研队伍联盟,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扩大教研教学效果。2021 年,开展中学 " 名师 + 教研 " 培训和研究工作 17 次,培训学员 886 人次,小学教研共同体开展教师培训 36 次,培训教师 1953 余人次。实施 " 三项行动 " 强化引领助成长。实施教育网络集体备课,依托教育发展联盟龙头校组织跨乡(镇)跨学校的网络集体备课,促进了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实施 " 异地课堂 " 建设,依托 5G教育大数据平台,将优质学校的课堂延伸到薄弱学校的教室,实现异地同时听课、一起互动,有效缓解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师资压力,让乡村学校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截至 10 月,实开课时 498 节,计划直播 321 节,实际直播 238 节。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调动全县中小学教师积极性,全员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全县 1912 名教师开通并激活账号。目前已建成 427245 条资源、712676 道习题的全学段学科教学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海量素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加持续。
三是 " 双减 " 政策落地落实推动教育回归自然。强化 " 减量提质 " 规范校内减负。制定印发《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作业管理制度建设,对作业质量、作业数量等进行有效监测,提升作业的科学性、实效性。如息烽县第二中学开展校级课题 " 双减背景下学科作业布置的实践研究 ",力争作业布置达到 " 简而精 "。按照课后服务时间不低于 2 小时,全面落实 " 五项管理 " 工作要求,制定印发《" 五项管理 " 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建立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读物管理等 " 五项管理 " 制度、方案,让学生在 " 五项管理 " 中受益,推动教育回归自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压减校外机构规范办学行为。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进行检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截至目前,我县原有的 9 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有 6 所注销,3 所转型,压减率为 100%。加大跟踪问效推动政策落地。对照 " 双减 " 工作督导清单,将 " 双减 " 工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纳入责任督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做到及时提醒,督促整改。2021 年共形成《督导通报》13 期,对学校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通报,真正促进 " 双减 " 工作落地。
来源:息烽县教育局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